中原焦点团队 肖巧风 焦点解决中级网络班第21期 坚持第379天原创分享 第四期约练挑战每周3次
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心理的器官,本身就是物质的。人脑结构极为复杂,由神经元、神经系统、脑(分为小脑、脑干和大脑)、大脑皮层(分叶和分区)组成。人脑主管人的全身运动和感知觉。大脑为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半球间有横行的神经纤维相联系。每个半球包括:大脑皮层(大脑皮质):是表面的一层灰质(神经细胞的细胞体集中部分)。人的大脑表面有很多往下凹的沟(裂),沟(裂)之间有隆起的回,因而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面积。人的大脑皮层最为发达,是思维的器官,主导机体内一切活动过程,并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所以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这在今天已经是常识,然而为了获得这一常识,人类却付出了几千年时间。即使是今天,医学界也仍然存在着脑死说和心死说的争论。所谓脑死说和心死说即是指判定一个人的死亡是根据大脑死亡,还是根据心脏停止跳动,前者称为脑死说,后者称为心死说。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历史上曾经存在数千年的主脑说与主心说争论的继续。
当人的情绪变化时,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心脏跳动加快,所以古人就认为心脏是思考器官。孟子就曾说过“心之官则思”。不只是中国人,古埃及人、古欧洲人也都认为心脏是思考器官。所以很多词语都体现出心脏是思维器官:心想事成,胸有成竹,心不在焉,等等。
1.心理是脑的机能,我们人的思维,感觉,行为,语言都是由大脑中枢神经所控制的,每一次人所表现出来的,都是由中枢神经发出指令,所以说心理是没有这些功能的,都源自于脑部神经系统,从中我们可以总结两点。一、脑是心理的器官。1.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2.大脑是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器官。
二、心理的产生是脑的反射。1.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做出的规律性的反应。脑:客观的讲是人身体的一个器官,是实物。 心理是脑的机能,这是说一个人(脑子没问题)的主观能动性。比如,人有需要,有这样或那样的思想就会产生动机,就会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做,去改变周围的环境或一切。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通过脑从心理上体现的机能。 脑是心理的器官,这个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这里需要把心理形象化,脑是“本”心理是“质”。本质!有本才有质嘛!没有脑就没有思维,就没有心理。 2.心理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自然界确确实实存在的东西,他不会随着你的意志和想法而改变。但是他能够为我们的人脑所感知。而这个人脑对外界客观现实的感知就是心理。
每个人对外界的感知不一样,所以心理也不一样。但是外界客观事实本身是不会改变的。从中我们可以分出四点来说。
一、心理内容的客观依存性。1.客观现实: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心理的内容是源于客观现实的。
二、心理现象的观念性(非物质性)。1.反映的三要素:被反映者,反映者,反映过程。2.头脑中的映象与客观事物非常相似,但本质上不同。被反映者是以物质的方式客观存在,映像是以观念的状态存在于头脑中。
三、心理活动的主观性。1.心理活动是主体的人的精神活动,带有主体个人的特点。2.个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以主观世界为中介而折射的。
四、心理反映的能动性。 1.产生心理的过程即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心理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
五、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1.缺乏了人的社会生活,缺乏社会文化对人心理的影响,人的心理将异常。2.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同的。3.人们的社会分工也制约着不同职业活动的人的心理发展水平,甚至形成独特的社会心理。4.一定的文化塑造了置身于这种文化中的群体、个体的心理,每个个体都是这种文化的复制品。
总之,心理的实质是以辩证唯物论加以阐述的。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的本性的讨论有助于弄清心理与其他客观现实的关系。
二、读书分享
持续每日阅读第356天,有声打卡第354天,专业提升学习第73天
三、健康打卡34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