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个新兴大国,当初住在这里的民众,主要都来自古老小国,当他们渗入美国辽阔大地,发现这里的种种奇妙特色,他们便开始叙述、渲染眼中所见,或彼此交换见闻,或说给还没来到这么偏远地方的人知道。这时他们便围坐营火周围,有的则在帐篷、小木屋内,还有些在取代客栈功能的店铺里面以及来自他们的祖国的咖啡馆中畅谈。
他们都有真实故事可说,随着故事反覆传述,情节便愈来愈夸张,于是趣味便不取决于故事是否真实,是否合情合理,而是要看故事讲得够不够露骨,还有讲故事的人是否郑重其事、发乎内心。
这是种崭新的艺术形式,或者应该说是一种古老叙述艺术的复甦,让日耳曼和北欧各族在能读能写之前,便已构思出来的萨迦传奇sagas和尼贝龙根之歌Nibelungenlied传奇重见天日。
然而这次复甦却有点差别,因为它是伴随着,或居前引领着一个复杂精致的、有文化修养的现代社会共同发展,必须有个现代荷马来把它记录下来。马克吐温就是那个人。
马克吐温是个精明的专业幽默高手。他懂得幽默经济学,也知道一旦你握有一个有趣的构想(一只塞满弹丸动弹不得的冠军跳蛙)你就可以拿来善加改动一再运用。
马克吐温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村,在同州的汉尼拔城长大,故乡是一片辽阔、繁复的泥潭河川地,产出繁多题材,构成他儿时听闻的种种故事。后来他成为老练的印刷工,当过汽船领航员、志愿役士兵,还在内华达掘银热潮时代当过矿工,最后则成为一位记者。他从事这些活动,足迹踏遍美国中西部和西部,垦荒辟土在那里仍属常态,向边疆前进则是生活中的严苛事实。
在这个未完全开垦的国家,大半地区到晚上便无事可做,于是讲故事的人便成为主宰。在他的密西西比河河畔童年期间,他的青少年和成年早期阶段,马克.吐温接触到庄稼汉或垦荒人的叙述艺术,向往能与他们并驾齐驱,热切一如他想当个江轮领航员(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生活》一书中,便曾向我们透露这个心愿)。他终于当上了领航员,而且讲故事方面他也同样如愿,步步发展,成为一位大师级小说家,而且终其余生撰述不辍。
马克.吐温不只听闻转述故事,还深思故事情节。一段时间之后,他写出一篇〈该怎样讲故事〉How to Tell a Story,后来这篇散文成为他一八九六年散文集的主题篇章。
文章开头写道:“我并不主张自己能依循该有的方式来讲故事。我只主张我知道故事该怎样讲,因为多年以来,我几乎每天都和最高明的说书专家往来。”
“他又说,只有一种故事很难讲,那就是幽默故事;还说幽默故事是美国式的,滑稽故事是英国式的,而机智俏皮的故事是法国式的。”
“犯罪故事和机智俏皮故事的效果要看内容主题。”
“至于幽默故事的好坏,则依讲述方式而定。”
这里我们便开始进入马克.吐温的要旨,还有他创造力的核心。他聆听说书艺术大师口述,在营火旁、小木屋内,还有店铺和酒吧里面,学会如何讲故事。接着他把这项学识转为白纸黑字。
严格来讲,马克吐温并不是位小说家、哲学家、先知,也不是旅行作家,不过这些他全都沾到一点边。他基本上是个讲故事的人,是个讲故事高手、天才说书人。因为他这个人残忍无情。马克.吐温明白,讲故事的精髓是放荡不羁,这点他甚至在孩提时代便有领悟。
一八六三年,两年之后,马克.吐温(他这时的名号)在《纽约周六报》New York Saturday Pres发表了一篇〈卡拉委拉郡的著名跳蛙〉The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of Calaveras County小品文章。
《著名跳蛙》是马克.吐温的真正本色,展现出他的写作和运作手腕,他的事业生涯完全找不出其他如此典型的范例。首先,他原本宣称,这个故事是他在加州围着营火,从一位老垦荒人那边听来的,事实不然。这是个古老民间故事(后来他就这样说的),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代,而且就连在美国,也已经流传很久。
的确,这则故事在加州早就出版,起码在一八五三年便已经问世,当时山姆.克莱门斯年龄十八岁,而且他要再过多年才会前往西岸。
他最早是怎样听到(或读到)这则故事便无从考证。料想那只跳蛙和跳蛙主人的名字(“韦伯斯特”和“斯迈利”)都是他构思出来的。
后来他坚称,那则故事发生在一八四九年春天,地点在卡拉委拉郡,当时正逢淘金热潮,斯迈利则跻身“四九年淘金客”之列。他还坚称:“这个故事我是听一个老人讲的,他不讲新鲜故事给旁人听,他讲的是旁人曾亲眼目睹并铭记心中的故事给他们听。
这或许是事实。
不过马克.吐温又说,我听那个矿工讲故事的日子是在一八六五年秋季:他并不觉得他的故事有丝毫幽默可言,他的听众也不觉得;他和听众连微笑都没有,也没人发笑;在我那个时代,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这般严肃的聚会。
马克.吐温说,他们只对两件事情感到兴趣:“一件是故事主角斯迈利的机灵表现,他用一只塞满弹丸的青蛙来骗倒那个陌生人;另一件是斯迈利对青蛙本性的透彻了解,因为他知道(就如小说叙述者所称,还有听众所认可的)青蛙喜欢弹丸,每见弹丸都要张口吞食。”
这篇故事(后来成为马克.吐温第一本书的主题篇章)引来热切瞩目眼光,让讲故事的人誉满全国,从此以后,马克.吐温不缺声望和听众。
《傻子国外旅行记》The Innocents Abroad 叙述他和一群美国人,首度前往欧洲旅游的经历。第一版卖出十几万本,马克.吐温也发了大财。随后他经营事业,制造一种专利排字机,结果运气不好,他赚的钱亏损大半并宣告破产,接下来,他借一趟环球演讲旅行,又把财富赚了回来。
那趟旅行经历写成又一本《傻子国外旅行记》,书名为《赤道环行记》Following the Equator,所得利润使马克.吐温有能力偿还所有债务。这又是个例证,显示他对写作经济学是多么烂熟,因为两本书背后的理念,基本上是相同的,不过内容转折丰富多样又独具创意,足以使读者津津乐读。
这里是剧风眼,感谢您阅读全篇,希望有幸邀您和我们一起阅读、一起成长,喜欢文章别忘了留下足迹,您的每一条留言都会成为我们成长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