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罗兰
”有时候不是知道自己要什么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以后,才会慢慢清楚自己要什么。” ——金星《掷地有声》
我加入成长训练营社群将近五个月的时间,观察群内小伙伴们对待每日打卡、阅读、每周写书评等不同表现,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在刚刚入群时,大家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蓝图,信心满满的想要成长自己。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大家的热情。
但走着走着,大家心态在渐渐发生着变化,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在凸显,成长的距离在加大,而且有一些人似乎已经在放弃跟进,或可能已经掉队了。
这其中包括我自己,也曾经历过迷茫——焦虑——彷徨——调整——坚持的心理过程。
当然高兴的是,我自己还在努力精进!
通过几个月来自己的切身感受,我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外乎这三个方面。
1.不是循序渐进的努力,而是急功近利
训练营好多小伙伴觉得,自己辛辛苦苦读书将近半年时间,但感觉没有精进多少,甚至觉得生活工作都还是老样子,心心念念的签约作者、知识变现等目标,似乎离自己还有十万八千里,于是灰心,丧气,失望,放弃。
其实,就像扶南所说,”现状是没那么容易改变的,即便是足够努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出效果。有时你认为的无法改变,也可能只是暂时没看出效果而已。改变是需漫长的努力的,而不是一时的急功近利。 ”
自我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不可能一口气吃成胖子,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暂时没有效果,只是时间未到,或者你还不够努力。
央视主持人董卿说,”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比如,我们成长营里已成为某平台签约作者的小伙伴,去年就开始坚持不间断的读书、写作,也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写稿、退稿、打磨之后才逐渐迈入签约作者的行列。
如果所有的成功都是立竿见影,那成功还有什么意义。
成毅在《一生只做一件事》中说,”急功近利是成功的拦路虎,朝三暮四是理想的绊脚石。”
你越急功近利,成功离你越远。
2.没有关注自身成长,而是茫目的攀比
训练营的一些小伙伴看到别人已成功打造自己的IP,或成为签约作者,或在绘画方面形成特色,或手帐方面小有名气,或多次被约稿,或书评多次评为优秀等,感觉很着急,很焦虑。
这种焦虑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人关于自我成长的定位出了问题。他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与别人的比较上,而不是关注自己本身有没有什么进步和收获。
其实人与人之间,尤其是成人,好多事情真的没法用同一个标准去评判和比较。
就像我们训练营里,大家来自不同的城市,年龄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工作性质不同,个性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学历不同,起点自然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训练营不可能像流水线上制造产品一样,让大家齐头并进。所以大家的成长必然是参差不齐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按自己的节奏走,不代表你不积极不努力。但是不能因为别人而乱了自己的节奏,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记得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说,”无论别人怎么看,不要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既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自己跟自己的昨天作比较。
当今天的自己优于昨天的自己,那怕是只记住了一句话,懂得了一个道理,写下了一段文字,早起了一天,运动了半小时等,但对自己来说就是成长。而不是跟别人攀比。
只要能够创造自己有意义的人生,学着如何去影响别人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3.学习只图一时兴趣,而没有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
自媒体时代,类似训练营这样的社群有很多,但每个社群中,学员最终能坚持下来的,尤其是取得成绩的人屈指可数。
许多人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或者闲得无聊,或一时兴起:”我要学习,我要进步!”但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
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没有把学习当做像吃饭、喝水、睡觉这样的生活必需,而是觉得可有可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停止学习的人必将被社会淘汰,终身学习是通往自由和成功的必经之路。
纵覌当今无数的成功人士,尽管成功的脚步不同,但成功的秘决却惊人的相似,那就是终身学习!
尤其互联网时代,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学习是获得成功的最佳途径!只有学习才能彻底改变自己,你今天不学习,明天就会被远远的淘汰!
因此,只要是抱着终身学习的观念,坚持学习的人绝对不会在乎一时的成与败,得与失,而是随时随地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默默努力地做一名不落后于时代的人。
学习发扬的是“铁杵磨针”、“水滴石穿”的精神,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普通人的努力,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会积累成奇迹。时间帮助了他们,他们成为了时间的朋友。
行百里者半九十。学习的事贵在持之以恒。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经典公式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进步1%,一年之后他的能力会提升38倍。相反地,如果他每天退步1%,一年之后,相当于所有的能力都消失殆尽了。这就是知识复利的力量。
愿意去积累和复利,这种力量才是真正巨大的。
但要不要继续坚持,终究还是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