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脑中,所有体验都是自下而上处理的,也就是说,如果要让信息到达我们大脑顶部智慧的部分,就必须先经过大脑较低层级不太智慧的部分,这种处理顺序意味着我们大脑中最原始、最容易起化学反应的部分,会首先对来自我们器官的信息进行诠释并采取行动,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在我们开始思考之前就组织好了行为和感觉。
如果这个人处于良好的调节状态(情绪稳定),你就可以用交流的方式与他沟通。如果他是失调状态(情绪失控),你说的任何话都无法真正到达他的大脑皮质,而已经到达他大脑皮质的信息也很难被他提取。当一个人处于失调状态时,根本无法使用他大脑中最智慧的部分,陷入唤醒状态越深,大脑的低层部分就越能控制你的功能。
是以,当他情绪激动或反应强烈时,对他讲道理是没什么益处。讲道理时的衣着、神态、语气、习惯用语等,反而会激发他大脑低层中某些与之相对应的情绪,也许会进一步加深情绪。
长此以往,即便深知这些话语的良苦用心,但再次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情绪会比思考更先出现。另一方面,讲道理也会与不好的情绪产生关联。比如:一听到类似讲道理的话就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