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阅读,谈及《红楼梦》中的中医造诣,举例:“六脉弦迟,素由积郁,左寸无力,心气已衰。关脉独洪,肝邪偏旺。木气不能疏达,势必上侵脾土,饮食无味;甚至胜所不胜,肺金定受其殃。”——《红楼梦。第八十三回》。这是黛玉的医案,自觉除了饮食无味,我的症候也基本差不多了。细细想来,即便是还算可以接受的饮食,也是大不如前。以读者的身份,当年评黛玉,身世不济,终身无靠,戚戚惶惶不可终日,忧思过甚,易怒常悲。想来,老话说“少不读红楼”是对的,读进去,确实影响情志,如我。虽然一直希望自己处事如宝钗般练达,下手如王熙凤般狠辣,但实际上,心胸与气度甚至远不及刘姥姥般神在,再加上染了几分潇湘妃子的愁苦,如今颇有几分灯枯油尽的征兆。
个性是这多灾多病身的病根,七情所伤不可医,自从深悟自身性格的弊端之后,一直在调整,也算小有改观。只是最近觉得本性难移,一阵阵的还是会轮回到原来的思维和处事模式,然后我就得把自己劈两半,自己给自己治病,就像现在。
入夏以来,傍晚过后就会低烧,让家人很是担心,幽怨的絮叨我不爱惜自己,总觉得我一直都不开心。想来可笑,我的不适恰恰就是来自自己担忧自己的不适。可能有点别扭。复杂点来说,自从想重活一回之后,我希望我自己健康一点,运动、健身、中药、饮食…可能是因为自己懂一点,身体上的风吹草动我都知道是哪里不畅快了。晨起运动剧烈了损阳,缓了觉得达不到效果,肝郁、肺虚、脾湿不化、气血两虚、血瘀……五脏六腑好像就是心脉尚可,其实也是弱的。鬼知道头几十年我是怎么把自己折腾成这个样子的,瑜伽、黄芪、三七、花旗参、燕窝…几轮下来,也就是止了自己的咳嗽,其他毫无长进,体重都不上不下的卡在那。然后,就开始觉得如此残破的自己,自顾尚且不暇,不堪、不值任何人与这样的自己共济余生。这个自怜的心思动了,就一发不可收拾,心血熬得更甚,元气大损到入夜低热的程度。最近看《欢乐颂2》,跟安迪的想法有几分相似,感觉自己就是个不定时炸弹,憧憬又恐惧未来。家人戏谑说,颜值、学历、印钞水平都差几条街,毫无可比性。那倒是,毕竟我这个炸弹爆掉顶多挂掉自己,也崩不着别人,杀伤力也跟人家也是没法比。但是担心的本质差不多吧,都是那样的无力改变,只有小心维持,所以我也特别理解安迪保持单身的想法。
也是今早,看到另外一句话:保留想象,尤其是当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可知的时候。美好的活着是安静地活着,清新地活着,像植物一样活着。植物无言,因此恶意无法消解它们的自由意志和欢乐。--《梵高的咖啡馆》张宗子/商务印书馆/2017
好像有人在我这锅焦躁的沸汤中浇了一瓢凉水。是呢,当初那个走出泥沼的我,撕裂了抑郁之霾,只是想活着有点趣味就好,何曾要过那么多?不是早就习惯了这个一天只能活泛4个小时的躯壳?不是早就和过去的小孩握手言和?不是早就决定放弃了自己泛滥的责任感与爱心?地球离了谁都转,每个人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像棵植物,自己活着就挺好,叶子黄点,没死就算,成不成荫,结不结果那要看命。我呢,现在也觉得自己是植物,只是要求太高: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够高大,不能让人乘凉;一会儿就觉得自己不是棵灵芝,救不了死扶不了伤;一会儿恼自己不是棵芦荟,擦不掉人家脸上的痘痘;一会儿怨自己开不出花,不够美,不够赏心悦目…我就是棵不合地点、不合时宜的竹子,长在北方的楼宇脚下,不苍翠,不成荫,也没有什么用处,只是长着。
人的自我雕塑总是困难的,留一半清醒,允许自己偶尔辗转,再自我救赎,这也许就是生命的弹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