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因为装修的事情在看封窗,本来联系到了一个做门窗的厂家,也去厂里看过方案和样品的,价格和材料品质看起来都符合要求。
没有当场下订单是因为还有另外一个新型样式的封窗,所以想去对比一下再做决定。
对于传统的封窗样式,心里觉得这家也差不多了,但是在跟我爸聊天的时候还是多嘴问了一句,想看看他之前有没有过研究,这种材料的封窗是不是可以再跟厂家压点价格下去。
好了,现在麻烦就来了。
我爸说堂姐的前夫就是做铝合金门窗的,他帮我问一下。
我男票听到后说,这么一问,八成是要做熟人生意了。
果然,五分钟后,我爸打电话过来,说那个亲戚可以从厂家拿货,不挣钱帮我装一下,说半个月以后他会到长沙来,再到我这里看一下。
我说熟人生意不好做,他反驳我说是亲戚怎么能和熟人比。
说外面厂家肯定要挣我钱,自己家亲戚又不挣我钱,都给我最好的品质,拿货源的价格帮我装,怎么比不过那些商家。
我说不过他,拒绝反而显得我不领情一样。
可是我又看不到货,我爸又没有问清楚到底什么规模给的什么价格。好像卖人情一样就给搭桥牵线上了。
我现在就想着,等那个亲戚到了长沙,或者先联系上,详细聊一聊以后再做决定。
但是这件事情让我心里总不太爽快,可能症结点在两个地方。
一个是关于被强行摁头吃安利,还是熟人做生意。
熟人生意最难做,但是中国又是一个人情社会。如果真的有划算倒还好,就怕对方看你是熟人反而任意挥霍你的信任,最后好事没做成反而一拍两散难堪收场。
我外公之前的房子装修就是找的熟人,价格也是说因为熟人,所以更低一些。结果最后装修到八成卷款跑了。最后又重新找人收尾。
我爸总觉得能够找到熟人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他曾经跟我说,去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的,有熟人相互照应就方便很多。
而我恰恰相反,除非是熟透了,那种半生不熟的反而让我更没安全感。
和陌生人打交道,双方互不认识,只要有协议约定,只要尽量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反而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牵扯和麻烦。你我之间也许就这么一次交集,我不需要担心你是怎么看我的,我就算为了什么目的当场发癫,过了你也就当个笑话讲给别人听,丝毫不会影响到我的社交圈子。
而熟人就不得了了,我没办法完全站在自己的利益做事,你我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我做了让你不如意事情,你转头就在社交圈里给我贴一个标签,甚至还可能夸大、误解。所以为了塑造我的形象,我没办法完全表达我的诉求。
本来熟人做生意图的是相互帮助相互体谅,一旦有一方打破了这个契约精神,那好事就变成了糟心事。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可除非是熟透了的朋友,其他半生不熟的,我的确没有那么大的包容心和信任。还不如陌生人之间的交易,你和我之间只有利益交涉。如果交涉过程中,我觉得你人还不错,也算是交了一个朋友了,如果气场不合,转身就归入茫茫人海,谁也不记得谁了。
这或许也只是个人性格和世界观导致的差异,没有所谓对错。
第二个是关于做决定这件事情。
我是一个做决定极其纠结的人。这源于我追求极致完美的思维逻辑。就好比运筹学里面,所有目的都是为了效益最大化,我总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收集信息,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
可偏偏我的思维又是发散的,纠结的时候一直在同一个信息区域上反复横跳;缺乏科学合理的模型,最后还是凭借直觉下定论。
其次就是不想承担糟糕后果的责任。如果事情没有按照我的预想进行,其实我是有足够的阿Q精神来安抚自己的。但我安抚不了其他人。本质上我还是在害怕做了糟糕决策后被父母责怪。
所以我现在也在学着慢慢接受可能会被责怪的后果,我不一定非要成为一个永远不会出错的人。如果他们还对我抱有这种幻想,一些没有达成他们后果的责怪听了左耳进右耳出就好了,毕竟真正承担后果的是我自己。如果一些后果没有那么重要,坏一点好一点倒也没什么关系,更没有必要为此内耗。
我也在慢慢学着完全靠自己做决定,不再每次都像征求领导意见一样问父母这件事情这样做OK不,再去做决定。
后续可能会有一些难受的时候,想改变他们不是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