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除了要把课讲好外,领一个重要的本领就是要能管住班级的纪律。纪律是学习的保障。一个班级整天乱糟糟的,成绩一定也不怎么样。有的任课老师一副摆烂的架势,觉得自己又不是班主任,管不了班里的学生,学生不听话,要么是怪这班的班级纪律不好,要么是怪班主任的管班能力不行。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难道自己的课堂纪律,不该自己维持吗?不该自己想办法管理好吗?
管老师列举了体音美老师上课的现象,纪律好的班级,老师越上越起劲,纪律不好的班级越上越没意思。老师抓纪律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学生走个路队松松垮垮乱糟糟的,你能指望他进教室后安安静静吗?
如何让学生学会安静?我记得以前我们有一个以安静教育为主题的班主任论坛,我觉得非常好,但是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没有举行,如果能听听别的同事是如何让学生安静下来的就好了。我经常用的方法是进教室先表扬,表扬安静的、坐的端正的同学,大声的表扬,让其他学生都听见,有时再奖励一颗红章。如此几次,有的学生已经发现这个秘密了,当想受到老师表扬的孩子看到我要进教室的时候立马坐的很端正。这样的同学有一部分。而另一部分看到有一些同学突然安静坐端正,他们会想发生什么事情了,突然安静了,自己也会不由自主的安静下来。当然,这也没有理想的状态下,总有几个孩子会特别没有“眼力劲”,那怎么办?只好点名让他们回到座位上,再制定一些规则。
对于班级的管理,班干部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项,有时老师不在。一个得力的班级助手会发挥很好的作用,让老师省心不少。
班级站队的时候如何由“慢乱差”到“快静齐”,管老师给学生讲了“水桶效应”,整队快,不看第一个同学,看最后一个同学。班级管理中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集体的活动跟自己息息相关,只有集体的整体氛围好自己才会更好,只有集体中的每个人都好,集体才会好。
管老师在教育学生预备时要安静下来的环节中提到了“破窗效应”,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维护它,舍不得破坏,对于残缺的东西大家会加大其破坏程度,班级里安静大家都会去保护、维护安静。一旦有人破坏了安静,不消一分钟,班级就吵的不成样子。回想一下,确实是这样,安静的课堂,只要有一个人开头发出声音,那么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管纪律确实需要技巧和策略。当班主任必须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否则下再大功夫也是白费力气。我每年我们学校来新老师,都会听到对某个新老师这样的评价,很负责很认真,不怕麻烦劳累,就是管理不出效果。仔细想一想就是这些老师刚来到一个新环境,还没有摸熟门路,不知道怎样用有效的方法去管理。自己刚开始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吗?慢慢的摸住门道,掌握住方法一切都会好起来,它可以让你看起来不费劲的有一个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