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只是将二十四节气歌背得滚瓜烂熟,雨水、清明、谷雨、芒种,在一串温和动听的节气名字里突然冒出「惊蛰」两字,觉得有些莫名奇妙的突兀,甚至是不喜,而后才知其意。
「惊蛰」,曾为启蛰,西汉《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为避开汉景帝名讳便改成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声春雷,惊醒了沉睡一冬的万物。
真正有唤醒功能的不是有声的惊雷,而是无声的温度。大自然的节律让蛰伏地下的虫子感知到温度回升,从土里钻出来透气,从这一刻开启本年度的活动。
韦应物在《观田家诗》中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一场微细的春雨从天而降,大地上的花草充满生机,种田人家以春雷为鞭策,开始忙碌起来。惊蛰雷声过后,离“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稻禾浓”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孩子们开始减掉冬衣,相约着去村边的空地上奔跑打闹放风筝,累了就坐在田埂间,目光时不时地被身旁爬过的小虫子吸引,便如《浮生六记》里,“以丛草为邻,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思绪在自然的世界里神游、徜徉,与花草相伴,与虫鸟为伍,最终被一声熟悉的“回家吃饭了”拉回家。
未进家门便闻到了饭菜香,飞奔回家,过冬储藏的大白菜和土豆被替换。惊蛰时节,韭菜、春笋以及不知名的野菜生长迅速,在雨水的滋润和雷声的召唤下,急匆匆地钻出土来,在妈妈多年烹饪经验之下,变成一道道美味。
惊蛰时节的蔬菜最为清透新鲜,几道时令蔬菜,细细烹饪,细细品尝,是春天的味道。
远离乡野的我们逐渐失去了感知自然的能力,大楼、车流、钢筋、水泥在人与自然面前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严冬与盛夏之间,几乎所有能够标识春的元素都从我们身边消失了,关于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只剩下衣柜的整理换新。
而在乡间,春的模样依旧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