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这样吵闹,我就不爱你了!“
”一边哭去!我不抱你!“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
——这些话你是否耳熟,或者自己就曾经说过?
在与家长们沟通的过程中,
通常会听到很多对孩子的负面评价:
不爱写作业、撒谎、偷钱……
并不止一次地告诉孩子,
你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可是
孩子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他们的不当行为
甚至是更加变本加厉。
01 一个故事
这个孩子是一名寄宿在校的五年级的女生,白白净净的,齐留海,剪发头,不怎么说话,看起来乖巧文静。
班里有位同学丢了20块钱,经多名学生指证,老师查看监控,终于认定,是这个孩子干的,老师询其原因,她刚开始矢口否认,后来面对证据,便闭不言。老师给出了若干个猜测:是家长忘记了给你饭钱吗?是你想买什么东西钱不够吗?是这个同学欺负你了你要报复吗……孩子始终闭口不言。
老师没办法,通知其家长,妈妈接到电话很快赶到学校,看到孩子就一个巴掌扇在脸上,大声吼道:”你胆子越来越大了呀!在学校也敢偷!!你再不改,我看了了,你以后就是坐牢的料!到时候警察把你抓走,谁也管不了你!“而孩子盯着妈妈,一脸冷漠。
妈妈转身告诉老师:“这闺女从小就会偷家里的钱,怪着打着都不中,自己家里的钱她偷了也就算了,她好跟着别的小孩到人家家里玩,我恐怕她偷人家的钱,所以我都村上的邻居们都说让他们防着这个孩子,学校里我没来得及跟老师交待,她可偷了!!”
02 另一个故事
小B上二年级,爸爸在外地做生意,妈妈又生了二胎,没办法全身心地照顾小B,所以把她送到了寄宿学校。小B性格开朗而要强,各方面成绩都很好,到新学校没多久就获得了老师的喜爱和认可,当上了班长。
小B很信任妈妈,每周末回家她都会把在学校发生的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讲给妈妈听,而妈妈也总是会适的进行引导。有一次通过谈话妈妈发现她总是在小卖部买辣条吃,由于担心她的健康,就与她约定减少零花钱,只能买必备的文具,孩子答应了。
然而隔了两周,妈妈就接到了老师的电话,说“孩子在学校仗着自己是班长,问别的孩子要钱”。妈妈一听就心急如焚地向育儿师求助:是不是我的教育出了问题,女儿在学校一定被老师批评被同学指责了,我接下来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受伤害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位妈妈赶到学校时还满怀的担心与无措,她突然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了。然而到了学校老师的办公室,她还没想好该说什么,孩子就一下子抱住她了哭了。于是她也紧紧地抱着孩子,等孩子哭了一会才问:“你知道自己做什么了吗?”孩子哭着说:“妈妈,我错了,我不该问同学要钱……”妈妈听到这话,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后来,老师向妈妈反映,小B又开朗起来,再没有向同学要钱了。
03 一场分析
第一则案例中,孩子偷了别人的钱,面对老师的询问没有丝毫悔改之意,真的很令人生气。但从妈妈的反应与处理来看,孩子当前的状态其实很让人感到揪心与可怜。
“子不教,父之过”、“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的错”
可这则案例中,孩子犯错之后,妈妈并没有袒护,而是批评说教预防,也是怕女儿步入歧图,何错之有?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吧
孩子小的时候正在摸索中认知成长。有一天,孩子知道了钱的作用,发现钱真是个好东西(这一点任何人都不会否认吧),可是自己又不了解钱是怎么来的,或者,即使知道钱的来之不易而自己又没有能力赚钱,同时父母觉得孩子小担心孩子不会管理钱或担心拿钱乱花或把钱拿丢,而孩子这时候去已经受到了钱的诱惑,于是孩子就会偷偷地拿家里的钱去买自己喜爱的糖果或玩具。——孩子的这个行为只是想告诉你,我需要一点权力。
如果家长读懂了孩子的需要,就会理解他,给他一定的空间和选择,并恰当地做出引导,家长慢慢放手,孩子快乐长大。
如果家长误解了孩子,认为他就是喜欢拿钱,并且给孩子贴上“偷”的标签,而且为了预防邻居的财物不受损失(其实是害怕孩子的行为给自己丢人)而四处宣传自己的孩子是小偷。也许家长认为这是防止孩子误入歧途:她偷不到就不偷了、她受到别人的嘲笑就会因为丢人而止手。然而却不知道,正是自己对孩子不当行为的零容忍,让孩子觉得偷到了才有成就感,才能佩得上“小偷”的称号。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信念"的产生过程。这个孩子内心的信念就是“我是小偷”、“我不配得到别人的喜欢”。
第二则案例中,当小B做出不当行为之后,妈妈首先考虑到的是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是不是在自己这里没有得到满足,然后充分地接纳孩子,当孩子被妈妈充分接纳时,她就不会担心,不会缺乏安全感,对她自己的行为也能够容易作出客观理性的评价,从而接受来自妈妈(或当下的重要他人)的建议,自主地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
04 一个结论
林文采博士曾经提出五大心理营养滋养五朵生命金花,而第一个心理营养就是无条件的接纳。所谓无条件的接纳,就是不管我做的好不好,哪怕我做了极其让人唾弃的事,你都要爱我,信任我。只有你爱我,我在你这里得到充分的安全感,我才能更好地与你互动配合,才更有勇气去面对那些不好,更有勇气去改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