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海的第3天早上,我们准备自己开火做饭。搜到最近的菜市场约一点五公里,打算步行过去。一切都是新鲜的,感觉一公里多路程边看看新鲜,边拍拍花草就到了。
菜市场不大,菜品同我家乡大同小异,我们想尝尝小异:买了点本地才有的蔬菜。来北海海鲜不能缺席,菜市场里的海鲜不多,打听了一下,原来不远处还有一个海鲜批发市场。没走几步,海鲜市场那股腥臭味就已经飘来,顺着味道到海鲜市场,门口已经熙熙攘攘,一个个快递小哥在忙着给一箱箱水产加冰包装,也有直播卖海鲜的边介绍海鲜边拍视频,热闹非凡。
海鲜摊就在海边,海鲜装在大小不同的塑料筐里,盆里,桶里,顺路摆在路两旁,地下很湿滑,黏里吧唧臭里吧唧。我正好穿的白色薄底鞋子,一会儿鞋尖上就黏上腥臭的污泥。这点小事阻扰不了我好奇的心态。海里有很多渔船,起初以为这个船是赶海的,跑去问了一下,我们有没有可能跟着去赶海,结果没听懂,不过被拒绝的意思是肯定的。市场里海鲜多的人眼花缭乱,我们认识的水产品有限,对各类海鲜好奇又新鲜。但问了也是白问,卖海鲜的当地渔民说的北海话,说的什么也听不懂。这里的海产品价格不贵(和我们那边冰冻的比)一个鲍鱼竟然才三四元钱,想实现鲍鱼自由没问题了。鱿鱼,乌贼,龙虾,各类大大小小的虾,各类大大小小的鱼,品种繁多,大多叫不上名字。生活在西北的我们每个都想尝尝,可惜一次吃不几个品种。看着眼花缭乱的海鲜,我和闺蜜发誓要把这些全部尝一遍。
海鲜市场叫电建码头,这里卖鱼卖虾的基本上是渔民,据说晚上捕鱼,凌晨归来大多都批发了,零星的,有闲工夫的人留着零售。想吃鲜的海产品早点儿来就好。当天买了头部带剑的针鱼,还有明虾。后来发现,我们买的最多的还是明虾,回来蒸一下又简单又好吃。鱼品类太多了,买过几次在饭店吃过的鱼,回来大多也是清蒸。大多鱼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吃,有一次跟着当地人买了一种鱼,用他们说的腌梅子做成当地人的口味,味道也好。但想尝遍所有的几乎也是不可能。
天气热的时候,可能在某个街上突然就闻到海腥味,我女儿第一天来就闻到臭鱼烂虾味道,不过真不知道这个味道是从哪儿飘来的。离我们租住的房子不远还有一个贵阳市场,这里水果,蔬菜,肉类,海鲜可以一网打尽。稍远一点的有一个疍家小镇,海鲜也多。当然北海作为一个海港城市,这种海鲜市场应该还有很多。
虽说海产品多,但是直到我们返程,发现会做的,常吃的就那么几样。当初说想尝遍所有的,因为季节性,因为偏好,并没有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