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我在同学群里转发了一则微信,说的还是“垃圾人”的老话题,文中,作者建议大家“远离垃圾人”。
于是,讨论开始了。
YQ首先说:不太同意这个关于垃圾人的说法,这个文章,说浅了是犬儒,说穿了是猪羊。
我说:所以不同人有不同理解。这很正常。从最小化自己的成本的角度,我察其言观其行,一旦觉得对方可能是垃圾人,我就猪羊。
YQ接着说:如果垃圾人也察你言观你行,你就欲做猪羊而不得了。
我问:那怎么办,狭路相逢勇者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或者反过来,咋办?
(YQ这家伙,当时在飞机上,后来就没再回答我,我理解为他起飞了,而不是词穷了。但是他落地了也并未再就此发言。)
接着,做电商的同学LY表达了他的看法:
其实,世界上本无那么多垃圾人的。里面用的一个词很准确:戾气!普遍存在的。很多时候,整个社会存在的戾气会把人最暴躁的一面给激发出来了。
我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
以前我们DSR(注:淘宝店铺的动态评分)都比较高,后来换了个工作能力比较强的客服经理,DSR反而下降了很多。
我探究原因,原来是这个女孩子在以前的单位是专门处理客户纠纷的。
她潜意识中把所有的客户放在了对立面。在日常和客户交往中,出处提防,恐怕再发生一些投诉、举报、纠纷。
结果正因为一些这样的心态,反而让客户觉得疏远了。尤其在处理一些纠纷的时候,往往小事成大事。
后来我解决过几个纠纷,往往给客户说几句好话,就什么是都没有了。
现在我调她到运营上了。往往我们持什么样的态度,你会发现周边的人都是什么样的态度。
(期间,做O2O的XF插话:这样的人在人资、客服这样的部门到处都是,整天都是负面信息)
有句话: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她笑,她也对你笑;你对她哭,她也对你哭。
记得有次去银行,把车停门口了。出来的时候警卫怒气冲冲老远对我嚷:谁让你停这儿的!我当时心情好,就笑着对他说“对不起,我不知道!”他一愣,觉得自己态度不好了,就没再说什么,只是很仔细地给我指引着把车倒出去了。
后来我想,如果我也在气头上,别说有可能得吵架一类的,至少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我会浪费很多时间。
(我插话:有一次我没让违章并线的车,撞了,对方是全责,我的代价是三个半天。)
别人的情绪会影响我们,同样的,我们的情绪也会影响其他人。
我们都是40多岁的人了。有时候让一让,没人说我们胆小,只会说我们有涵养。呲牙
这时,另外一个同学GY先给了LY同学竖了一个大拇哥,然后说:
决定自己情绪和自己命运的,本质来讲还是自己。垃圾人也好,非垃圾人也好,都是浮云。
我的体会,多数人都是对自己宽容,对别人苛刻,这是人性。其实,很多事情处理起来很简单:两种态度调一下即可。
GZJ这时候也醒了,他说:
我觉得和年龄关系不大,是贫富差距和教育水平差距造成的,对社会财富分配不满的群体不断在积累戾气。马航失踪那几天,我有一次打车,出租车司机居然说了这么一句话:“活该!谁让他们有钱人没事闲的出去玩!”当时我都惊了。
同学GQD是个有钱人,豪而不土。他很谦虚地说:
我自己身上的戾气也有很多,还要控制和修炼。LY的话我很赞同,有时候开车遇上不讲理的真不想让,尤其我开我的大越野车的时候,不多大多数时候我已经能忍让了。
你冲锋,我断后,快成我开车的座右铭了。呲牙
讨论到此基本结束。欢迎各种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