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忍不住参加了一个英语学习班,免费送四节课。昨天晚上听了第一节课,课有点长,老师说是一个半小时,但上了两个多小时,真的有点累,但是非常有收获,不是说我的英语提高了多少,而是在认知层面上,在思维层面上获得的感悟。
过去学英语大师们老师们过来人都告诉我们,要多记单词,单词量是保证你英语成绩的基础,然而老师颠覆了这种说法,他告诉我们,你的语言能力才是你学会一种语言的关键点。
老师分析了疑问句的特点,让我们学会怎么使用疑问句这一大类,然后碰见所有的疑问句,你就自己会造句记事,碰上你不会的单词,你也可以用中文替代,这样保证你的语感,保证你的造句能力,这就是你学会一种语言的最便捷的方法。
我也有同感,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迷上读书,那时候家长是不会给帮你阅读的,你能找到一本书偷偷去看都是万幸。
有许许多多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老师会说去查字典,怎么来得及,我们就囫囵吞枣地往下读,有的时候是可以猜出这个字怎么读,或者换一种说法,我们不必知道这个字读什么,什么意思,我们看这一段话懂得他的大意,阅读就进行下去了。
现在想来突然明白一个道理,我们阅读小说,不是为了认字,而是知道他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要知道这个故事是怎么回事,知道大的概况线索,知道谜底就满足了我们。
也许就是这样的阅读,让我们自己学会了语言能力,中文的语言能力;中文的句式特点;中文的表达习惯。
然后再去认字词句,这样字词句和语境联系起来,就成为画面,成为故事留在我们脑海中。
为什么我们学中医的时候,看的书听的课也非常多,但是到关键时候还是不会用,就是缺少一位这样的老师,把中医的大的脉络告知我们,我们总会在迷宫里面打转转。
学会从高处向下看,一目了然,就算走进迷宫,心中也有大图,你就知道该往哪儿走。
原来学习是有捷径的,只是你要碰到一个好的老师,你还需要自己去悟出这个大道理,你就一目了然。
碰上一位大师,经过一番点拨,你就找到一根耀眼的红绳,把你拾到的所有宝贝用自己的方式穿接起来,你就一通百通了。
老师还提到训练,这种方式再好你必须坚持下来,熟能生巧,信手拈来,你认可了这种方式,你熟悉了这种方法,你坚持下去,你就是下一个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