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老子的政治哲学:“善下”和“不争”
引言:本节讲的是“不争”的政治哲学,表达了老子的一套利用人民、统治人民的权术。
究竟这两章是否向统治者献计献策呢?我们还是要在韩鹏杰老师的解读中加以研究。
原文:(第65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66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经常了解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和具体的事物复归到真朴,然后才能极大地顺乎于自然。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注释:(第65章)明民:使民众聪明多智。
贼:这里是祸患、灾祸的意思。
稽式:法则、准则、标准。
物反:返归到纯真淳朴的自然状态。
大顺:自然通泰、绝无滞沮的境界。
(第66章)百谷王:指江海为无数大小河流的汇集处。
欲上民:想处于民众之上,意为号令天下,统治民众。
害:妨碍、伤害,有累赘的意思。
个人理解:
1、第64章中所说的“愚”是质朴无华、没有机巧之心。如果这个社会总是都打自己的小算盘,相互算计,彼此不真诚,那这个社会将再无真诚可言,那社会安定、社会进步都将成问题。
2、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分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样能 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走向完善。人们要先肯定,才能有动力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再找到不足的地方或需要更加完善的地方。这样才能让事物更完整。
3、人要善于处下。在语言上、行为上要懂得谦逊有礼,知道谦让。
那当领导的,也不要给下属压力。能让下属得到利益的领导,才会受到拥戴。
若人总想领先,则总是会落后;若总想居高,那就会低下。
人只有像水一样走向低处才能居于高处,这里的高低指的是心态,而不是知识和能力。
人只有学会站在他人的下面和后面,才能看到他人的优点和缺点,才能反观自己的不足。这会让自己更加谦逊,更懂得包容和奉献。包容他人、他人会感激;奉献大众,大众会感恩。得到他人认可的人,自然会领先和居高。
所以,善于处下不是吃亏,更不是傻,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