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易仁永澄老师的每个字都在敲醒我,让我重新通过语言发现小我,用理智的我来掌控自己。
回顾的时候立求把老师的每个字都记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通过语言发现“小我喜好”触发器吧。
先放出听课时简单单记录的思维导图
课程主题:
1.核心观点:
首先再次强调一下核心观点:
每一个人都可以主动的使用自我意识,在任何刺激和回应之间,直接拥有更多选择权利,成长为自己期待的样子。
这就是积极主动。积极主动就是你要自己为自己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拥有积极性、负责任,在“任何刺激和回应之间拥有选择权”,支撑你成为期待样子非常重要的保障。
“你的选择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积极主动是习惯养成的首位也是必备的习惯。他是您未来得以成长的基础保障,也是幸福进化俱乐部中所有产品中的第一款产品,是我们训练营中的第一款内容。这款产品不仅仅提供给大家服务,更重要的也是进入幸福进化俱乐部的第一个门槛,你只有通过了这个门槛才能进入后面俱乐部提供的四十多个训练营类产品中。
推迟满足感是自律的第一个能力,要想自律首先要推迟满足感。推迟满足感就是通过自律实现的。
未来三天,我要带着大家深入了解积极主动在各个场合的具体使用。
那么我采用的是语言、情绪、念头和关注点。也是大家的那个模版里面的上几个打勾的地方。
他其实是我们的触发器,然后呢,我帮助大家设置不同的触发器来帮助你的小我动机、学会推迟满足感。很多人问积极主动和推迟满足感是什么关系?分身术训练营你练完了之后你就可以拥有非常厉害的推迟满足感这个能力。而“推迟满足感”是自律的第一位的能力。推迟满足感,就是通过积极主动来实现的。
今天的主题
做事情一定要关注目的、目标、任务、成果
核心目的——解决你的核心痛点。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关注言语或者关注语言,想想看语言里有什么样的痛点。
这个痛点就是:
当听到一些话的时候,不管谁说的话,你忽然之间就特别特别恼火。
比如说我今天看到米亚提交的这个反馈说:
她自己给妈妈说出来我要做个酸奶,然后他妈妈说:“做什么酸奶啊冰凉冰凉的!”
然后他一听到这个话立刻就火了!然后自己也会说出“很多让其他人感觉不愉快的话”,也就是语言会伤人啊!影响自己的社交能力人际关系。
今天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痛点,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观察语言来训练分身术。
咱们来通过观察自己的语言来训练自己的分身能力,那么语言是思维的呈现,思维来自于理性我和小我。你的“理性我”和“小我”都会产生思维。我们观察语言,来找到“小我喜好”。
所谓的“小我喜好”是什么意思?就是“小我”对什么样的触发器比较敏感。
咱们来举个例子
比如说唉你这人长的怎么这么帅啊!你怎么长这么漂亮,一定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美女啊!你说你看你这个人特别积极主动。
你看这个“触发器”立刻会让你的嘴角上扬。
小我喜好他会对这些外界触发器有反应。我们的目标就是理解这些,您已经听过课了,所以你就知道我但凡说的目标就是有标准。
在咱们的标准是:
理解如何通过语言来进行分析这种“小我的喜好”
尝试着使用自我分析表来找到“小我喜好”——你自己到底有哪些问题
分享会解决知晓,训练营解决执行。
案例交流一
这两天在俱乐部里面聊天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例子:
当一个人说自己失败的时候啊!他立刻反应出这样的情况。
有个叫明若晓溪说:为什么你们都有一技之长我什么都没有,于是接下来的话就是:“我也什么都没有好悲伤”,“我儿一直从重复从高中毕业到现在”……
我当时正在现场,看了之后我是比较恼火。我忽然发现恼火好像是小我的啊!立刻分身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我就调整了状态。
很多人并不是觉得,每个人都说自己没有,大家每个 人都说自己没有,那么长期下去就会有一种心理。
再举3个例子,看看你有没有这种情况:
1.小王啊,你把这个事做一下。 我没法做这个事呀,我没资源,我没办法。(小我在想干什么?)
2.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当你跟他说话的时候,你还没说完,不就是……,你说那么多干什么?反正……。
3.都怪他:刚刚有什么事出来以后,你本来想问问情况,做的怎么样?他张口就说这个事都怪谁谁谁,要不是他,我怎么能……。
这些小我中有太多太多的喜好。本质导向,分析一下本质,你就会知道这些本质中都出现了哪些。
案例都是用言语说出来的话,这些话都反馈出你的“小我”的一些喜好。这个“小我”喜欢做什么事。喜欢说“不就是”的时候,等于在“简化思考”,它有一个风险,就是会让你变笨。
如果你觉察不到的话,这些风险就被积累,然后在未来有一天就会发生。你想成为高效能人士、幸福的人,你必须观察和理解这个小我的喜好。我整理了常见的五大类“小我的喜好”分别说给大家听:
强化小我(自我强化),反应出基因的需求,基因要求不断传播、传递、传承下去,趋利避害。凡是好东西往上冲、凡是坏东西立刻逃避。坏东西不管伤害大或小都是立刻逃避。不断进化成感性的大脑。小我的倾向就是不断的自我强化,不要被伤害。会无意识的去表达,这个事我做不到啊,这个事我没有能力,都是自我保护的方式。如果别人跟你说这个事,我立刻就像推卸掉,都可以通过这种语言来发现。就立刻启动分身术。
推卸责任。会放在真自由训练营中详细说。如果没有觉察,会习惯性说:“都怪XXX”,“”我没有做到什么什么,都是因为他的原因“”或者“我要是XX就能做到XXX”,“我今天没有心情,因为外面下雨了”,“我报了个网课今天没法上,因为家里网不好”,以此来推卸责任。
逃避现实。中国足球解说特别喜欢说“这个球要是没踢歪了,就进了”。对于过往使用“如果……,就……”“要是XXX,我就XXX了”就是在逃避现实。你有没有说过“当年我要是努努力,现在不会这样”。在《少有人走的路》里就说过要尊重现实。小我逃避现实比较开心。
简化思考。特别常见,我们的教育体制就是把复杂的事情抽象成一个问题,让你解决。人就简化思考,简化思考特别消耗能量。思考耗费80%的能量消耗。本质上人特别不喜欢思考。简化思考的词就是是“反正”、“不就是”“大约”,我现在拥有一个触发器,就是“反正”,谁要是说了。e.g.“分身术就是换位思考”一旦这么写,就会导致思考方式出问题。简化思考,会让自己不断走向狭隘,变得自牛逼主义。会持续的生活在舒适区,不能跳出来,于是不能成长。
自我放弃。破罐子破摔,“我这个人啊就这样了……。”死猪不怕开水烫,他害怕被别人揭开那个弱小。
还可以组合使用,自我放弃+逃避现实+推卸责任:我就是个破罐子,你不用帮我,我就是这样。我要是有你们那种家庭,我还至于是今天的我么,我早就……;我之所以做不好这个活动,就是资源不够啊,我要是有几千万,我就……。
总结:通过语言发现“小我喜好”。
相关的危害说明
当你不想成长的时候,有一万条借口都在等着你。
这些语言背后的危害非常非常的大,他不仅仅不能够让你成为高效能人士
语言的力量非常大,你发现不了语言,做不到积极主动,就会一直处在舒适区。遇到困难,第一个选择就是去逃跑,而不是去成长。不能成长带来的是持续的弱小,持续的自怨自艾,持续的被他人超越。宿命论啊、基因决定论都是如此。我人生就这样了…… 我就是做不了…… 反复被其他人超越。仅仅因为语言,我们没有做到分身,没有做到积极主动。
范例-如何应用
自我觉察:勾选“言语”
具体事项:今天小王找我汇报,说之前的报账问题没有搞定。我非常生气,立刻跟他说:“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干不好!这个事情就是你的责任,你要是按照我说的做,就不会这样了!"
外界刺激:小王告知我任务失败
无选择状态下的回应:生气、简化思考、逃避现实
三种解决方案:
弄清楚问题究竟是什么,先解决问题,再考虑如何提升小王的任务处理能力
安抚小王的情绪,说明具体的方案,要求再次执行
先暂时搁置,待自己情绪过去之后再考虑具体安排
if……then:如果我的下属并没有完成我交办的任务,那么我就找出我自己在布置任务时是否做到有效性,并判断任务是否重要紧急,然后确定下一步行动。
我承诺:我要直面现实,无论现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实践情况:我选择了第1个方案,找小王推进了任务。
作业:
填写分析表
写回顾,把表和回顾放在一起发布出来。
积极主动自我察觉表
自我察觉 √言语 情绪 念头 关注点
具体事项 背景:我是3岁男宝妈妈,父母为了帮忙照顾孩子跟我们一起住。最近孩子要入园了,一直希望能够培养他独立吃饭的习惯,但姥姥为了让吃的多些,还是习惯喂他。 事件:今天吃早饭的时候,宝宝又吃一吃玩起来了,不专心吃饭了。姥姥又开始喂他,我非常生气,立刻跟说:姥姥,你反正就是不想让他自己吃了吧,等到上幼儿园了,别的小朋友都能自己吃,他就饿死吧
外界刺激 宝宝不认真吃饭、姥姥喂饭
无选择状态下的回应 生气、简化思考、自我放弃
任何事情都有3种以上的解决方案
用游戏的方式鼓励宝宝自己吃,让他觉得吃饭是个好玩的过程 跟姥姥沟通,重申我们让宝宝自己吃饭的要求,请求姥姥按约定执行 先搁置问题,等情绪稳定了,再跟姥姥一起商量具体解决方案
if……then…… 如果宝宝没有完成每顿自己吃饭,姥姥还尝试喂饭,那么我就回顾一下我跟姥姥的沟通的有效性,并想出更多让宝宝能够自己吃饭的游戏方案,然后确定下一步行动
我承诺 我要直面现实,无论现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实践结果 我选择了第1个方案,让宝宝在游戏中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