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已经停更20多天,这是上半年每周坚持更两篇以来的第一次。
因为职业情况,我们有近两个月的暑假。本来有更多时间来经营公号,结果却出乎意料。除了7月13日更了一篇长文、7月17日更了一张图片外,到目前就再未发布新内容了。虽然每天都在码字,可并不如工作那段时间写得酣畅淋漓、逻辑通顺,时常还未写完就半路夭折,遭遇了第一阶段的难产。
关心我的朋友问,你的微信公众号不更了吗?我自己也怀疑难道我已文思枯竭,公号只能变成尸骨不化的僵尸吗?因此我心生焦虑,甚至产生了自我怀疑:难道文字也并非我所擅长之事。
在假期里,我无数次地怀念工作的日子。因为工作忙碌后,夜幕降临时,可端坐书桌前,阅读、思考、写文,这成为一种自己与自己对话的静谧过程,也会想着无论如何都要把工作做好做完之后,完成这场属于自己的仪式,时间再紧迫也是如此。
现在“生活在别处”已经成为滥觞,这也说明这句话所具有的普世性。“别处”不仅仅是距离上的远方,也会是其他形式。如果工作是我的当下的话,阅读、写文可能对于我而言就是“别处”。潜在的逻辑在于,只有当我们生活在当下、此刻、此地存在时,“别处”才存在。
可假期一到。时间如同野马四处狂奔,毫不听从指挥。当下好像无头苍蝇,整日转得头晕目眩,日日浑噩。无法抓住时间的缰绳,无法找到当下的方向成为无法承受之重。在假期里,我多次向朋友表达怀念工作日的生活和状态。
朋友却反问了我:你可以想一想,你怀念的真正的是工作本身吗?还是还念工作带给你的程式化、模式化状态?
1
前几天朋友从广州F来成都玩,她也和我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放假不用工作,生活好像失去重心轻飘飘的,怎么都没法站稳一样。
时常陷入焦虑、迷茫状态,甚至变得有些玻璃心,情绪被不断放大。
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迷恋工作时的很充实、很正常、能量满满的状态。
人人欣羡的假期为什么会被我们过成这样不堪的状态?
原来,我们喜欢工作时的状态,是因为我们更加适应、喜欢工作带来的有规律、一成不变的模式。工作在主要脉络上已经设计好,我们只需要被动在支线上进行设计和发展: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为特定的事情提前做特定的安排:
因为要工作,所以要早起;
因为要工作,所以要按时三餐;
因为要工作,所以要和不同的人及时进行交流、沟通;
因为要工作,所以要尽最大可能提前做好准备和安排,以使事情顺利进行。
因为要工作,所以拖延症一定要避免。
因为要工作,所以要早睡。
……
这些被罗列出的生活都是以工作为前提的,工作是干,生活仿佛是其散开的枝叶。
假期一到,最重要的轴线被抽离,生活成为无根之草木,没有了程式化和模式化,生活散架。
假期一到,工作主要脉络抽离,我们进入自由状态,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来安排了:做什么事,什么时间做,如何做,想要做成什么样子都由自己来决定和安排了。
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长时间习惯被安排、模式化后,当需要我们自己来安排和经营时就会出现无力感、迷茫感、甚至怀旧感,接踵而来的是焦虑、厌倦等等。
习惯被安排的另一层意思则是独立思考的惰性。不是工作绑架了生活,而是我们从未真正地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过自觉并细致的安排。这样的惰性反应在生活的各个面向上。
2
F小姐来成都玩,全程由我接待。在成都玩了五天后,好友D小姐邀请我带F小姐转站重庆,说她已经将行程、住宿和美食安排妥当,让我们只管去重庆和她及男友光哥汇合。
就这样我和F就带着一张嘴、两条腿、一双眼睛开始了另一段短途旅行。因为一开始我和F初步定位就是通过两次短途旅行感知成都和重庆的不同。我甚至相信哪怕是简简单单走在街头巷尾,吃顿饭,打个车,问下路也可看出两座城市间的不同性格。所以只在在网上找了集中在渝中区这一代可看好玩的地方,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攻略。其他的都是由D和光哥带着我们一起去玩。也正是因为好友D的安排,很多突发情况被解决得很顺利,我们在重庆的体验远远超出预期,甚至超过成都,
第一天晚上睡觉前,F突然给我说她就希望找个像D小姐那样的人,可以安排好一切、让她毫无顾虑的玩。这也说明她在重庆玩得很嗨很满意很轻松。
这并不是F说的故意刺激我的话。而是她的成都之行最终毁在了我无计划无攻略无备案的准备上。
比如,在成都的第二天我们本来打算去熊猫基地,但由于早上突然下暴雨,熊猫基本上不会出来。所以我们只能无奈地临时取消行程。因为又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房间里,所以又匆忙寻找其他可玩的地方,查路线、订票、查相关攻略。大清早被折腾一番后,整个游览显得有些仓促,我和F变得觉得都有些沉闷。五天里基本有三天都是经历者这样的情绪。
钱钟书说“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露的时候”。其实在这两场旅行中真正曝光的不仅仅是城市的性情,还有我们自身的性格。
重庆之行是被安排的旅行,我们按部就班,即便有因客观情况引起的变化也由好友D和她男友解决了;而成都之行则是我们自主安排的,因旅行的主要脉络不明晰,旅行的诸多细节在面临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变化干扰时,旅行也会变得让我们负重累累,以致身心疲惫。旅行中的不可控因素从不缺少,计划赶不上变化是常有的事,而是我们如何以万全的准备来应对显得尤为重要。
我给一个朋友讲述了我带F在成都和重庆玩的经历,言语中不乏责怪突然降临的大雨,抱怨不贴心的交通,甚至会诟病人们的不热情等等。朋友却赤裸裸地一语中的:任你怎么抱怨客观不好都没用,只能获得一时心头快。可是没有一个地方或者一个人会100%来迎合你毫无安排、准备的旅行。
旅行中的种种决断均是生活中的集中体现。用随意来获得旅途中的随性,简直是天方夜谭。
有人说一个人越闲,就越容易堕落。这话一点不假。有人以为闲就是自由的状态,其实不是。比如,我本来要每个星期写两篇文章,但是暑假一到,我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而关键就在如何支配的地方出现了问题。
这要求高度的自律和自控力。而依赖于工作带来的模式和程式感的人往往缺乏这样的能力。比如,九点预计开始码字的时间,那么九点一到就应该做好身体、心理和思维的准备坐在电脑前,让脑洞大开,下笔如有神,即使旁边的朋友在刷令人诱惑的剧;即使微信、QQ在折磨不止的狂响;即使旁边放在一盘麻辣鲜香的干锅……而如果不幸沦陷在秀色可餐的诱惑中,一泻千里的灵感将会被拦腰折断,想要再接起来就会非常难。
而且一旦沦陷,像我这样的难以自律和自控力差的人会陷入死循环,接下来既是惰性、拖延症、懒癌如洪水般袭来,而自责、焦虑、自我否定接踵而至。最后,被所谓的“自由”淹死,并且一事无成。这样的体验也会感染到旅行中的种种。
3
我的一个大学好友X君一直坚持:生而为人,一天不学习至少八小时是可耻的!有人可能认为这不过是枚不食人间烟火的学霸,只谈学习不过生活,索然无味、了无生趣。其实不是,他只是对每天的24小时做了超然的分配,并且自律地按此行事。
在不少于八小时的时间里,X君为了学习艰深、晦涩的西方古典学,他必须进行基本的海量阅读以及多元化外语学习:为研读古典材料,他需要学习超级难搞的古希腊语、古拉丁语、古希伯来语等古语言,里面还包含着更复杂的语种分支;而西方古典学在欧美又是跨越时间和国界的经典研究领域,要梳理学术史和最新的学术前沿、动态,英语得简直熟如母语,还需掌握德、法、意等现代通行语言。因为很多优秀研究并不一定以英语来书写。而为频繁的讨论或paper做准备更是家常便饭。
每天自律坚持八小时,不仅让他成功申请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历史学研究生,两年后更是以全奖身份进入普林斯顿古典学系进行博士深造。这样的X君岂止是学霸,简直是学神。
不过一切脱离于生活的学习都是虚无的。
如果X君仅仅是这样的话,我们除了赞叹、感叹之外,也不会有更多的感情。可他偏偏还有另外一句人生信条:我的生活简直不能用讲究,而应该用考究来形容了。这绝不夸张,八小时之外的生活被他过得温情满满。
因为钟爱日本文学、音乐、动漫,所以他非常投入地学习日语,这些方面的诸多源流和谱系如同地图一样清晰地存在他的脑际;
每个星期他必定有特定的时间去逛书店和超市,不是专门为购物,而是如同英国人喝下午茶一样的习惯;
他喜欢美食,绝对不仅仅是吃货,而是进行实战烹饪。以前读大学的时候,一起吃饭时他就经常对各大菜系的口味和做法如数家珍,比我这个干了十几年的厨娘都还老道。他深信烹饪是能带给人幸福的一件事情(料理は人を幸せにするものだ),所以自己享用自己炒的千叶豆腐能把自己感动到如此地步,而这也恰恰是X君非常可爱的地方。:
豆制品真是伟大的发明,于是想到以后如果不做学术了就去开一家豆腐店:早上卖甜豆浆和咸(鸡汁)豆腐脑;中午卖南北豆腐;晚上卖冻豆腐、脆皮豆腐、腐竹、茶干、白干、蒲包干、素鸡、豆腐果、千张和千页豆腐。等店面做大了就把旁边店铺盘下来开餐馆,主营麻婆豆腐、干锅千叶豆腐、家常豆腐、千张结烧肉、五香茶干拌香菜和炸素鸡。想想就有些小激动呢?(豆腐家族真是有够庞大呢)
生活“考究”到如此地步,没有八小时的严格自律,又哪能自由、自主呢。
所以不在乎是否处于工作状态,而在乎我们自身的自觉与自律。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