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视频,一直是我很喜欢的,百看不厌,篇篇有收获,感觉自己又重新成长了一次。于是,想解读一篇李教授的视频文案及语言风格,吸取优点。比如这个视频:
在抖音上,如果1秒钟吸引不了读者,你的视频很快就会被无情的刷走刷走走走走…所以,开篇点题,指令性语言,发起倡导,从生活化场景带入。在应急救护领域,比如突发心脏骤停,急救员需要周围人协助时,在有限的1-2分钟内、一般人不敢上前时,你一定要指向具体人,具体行动,高效反馈。所以文案是这样构成的:
谁?家里的父亲。为什么不是妈妈?当然妈妈也可以,但是就是要锁定具体人。而且妈妈忙了一周,每天早上给家人做饭,很累了,也给爸爸一些表现的机会,给妈妈放个假吧。
多大的孩子呢?4-10岁孩子,那手机前4-10岁的家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就要注意了,然后评论区就有好多人@孩子爸爸的,来自李教授的育儿建议,请查收!
时间?周末早上,而且说的时间精准到7、8点钟,甚至8:30,可行性强,门槛不高,和那些常年晨跑的人比,没有让你5:30起来。
做什么?带孩子锻炼,锻炼的方式有很多呀?具体到:跑步、游泳。
帮你克服阻力:帮你想到了周末早上可能不想起,来不及吃早饭,没关系。这就是有生活,洞察人情,从事犯罪心理研究,能察觉到细微的心理变化。福尔摩斯就是这样,他知道自己家楼梯有多少个台阶,就是这么注重细节,又精准。
然后切入三个跑步和游泳的利益点:
1、突发情况时的保命。这和李教授的身份也有关,就像从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相关工作的人,到任何一个场所先观察环境,安全度,潜在风险,应急疏散通道在哪里?当然,现在孩子安全是头等大事,尽管很多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不一定想得到,但结果却是每个家长的关键诉求。
2、身体素质。肺活量、耐力、胆量,这个倒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别着急,紧接着,由此引申到下一步:学习上坐的住,自己主动学习,遇到问题回来还和你商量,一点不自我,不叛逆,主动沟通。句句戳中家长的需求与痛点。
3、性格养成。最后再理论强化,再拔高,性格决定命运,对于命运来说,这就是性格训练。如果你没看这个视频,你会相信人的命运和跑步、游泳有关?
但是,有了这个理论名词:动力定型,自然就形成自我驱动,自我目标设定,自我行动,形成命运了,成为不让大人操心的孩子。他没有直接抛出“动力定型”,而是由心理惯性,引申到专业名词,这就是搭桥,基于听者的原有认知,延伸到新的知识,理解新知识、记住新知识。听得懂?很懂!
如果上来就讲专业名词,大家会听吗?大多数人可能听不懂。
所以,看李教授的视频,每次都有收获,虽然以预防犯罪为目的,做青少年心理教育,但没有恐吓、没有耸人听闻的事件分享,那么多案例,完全可以很超越常人想象,但李教授的讲述是娓娓道来,如沐春风,关注细节,关注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