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回家看望父母,和父亲闲聊时无意间说起他和母亲百年之后的安排,父亲考虑的面面俱到,细微之至。安排的有条有理,孩子们到时候根本不用操心了!
父母都是八十多岁的人了,考虑后事也是理所当然的,免得到时候孩子们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还达不到老人满意,所以父亲就考虑的很周到!
首先父亲考虑的是母亲,父亲比母亲大几岁,怕自己先走一步,就说把家里所有的财产以及国家给的丧葬费还有二十个月的工资全部留给母亲,房子全部转到母亲名下,不分给孩子们,母亲本来就性格腼腆,不会和人吵一句嘴,更不会和人争什么东西,如果父亲先走了,把房子分给儿子了,到时候两个媳妇让母亲轮流住,母亲就连自己的家都没有了。父亲说:你母亲和我吃了一辈子苦,默默为这个家付出,别到老了,看孩子们脸色过日子,我在,有我护着她,如果我先走了,也不能让你妈奋斗了一辈子连个自己住的窝都没有,所以我走后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有你母亲支配。我真心为父亲的安排点赞!父亲能为母亲考虑的如此周到是对母亲这一生辛苦付出的肯定,这也是父母此生相濡以沫的爱情,也是父亲对母亲的爱,死后我还要为你考虑余生!
二是父亲说想百年之后去火化时穿一身用白色纯棉布料手工做的衣服,母亲已经八十一岁了,竟然真的一针一线给父亲做起衣服来了,我说让我表姐(我姑姑家的女儿,姑姑去世的早,从小在我家长大,年轻时会裁缝)给父亲做,母亲笑着说:还是我来做吧,你父亲衣服的尺寸不用量我都知道怎么做。最后穿的衣服还是由我来做最好,你爸最喜欢我做的衣服。这是什么样的力量啊,我听到母亲的话,眼底升腾起一片迷蒙,眼泪不自觉的就溢出了眼眶!
父亲和母亲都出生在三十年代,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可是父亲每一次提起母亲年轻时的样子都是记忆犹新,眼底洋溢着幸福,形容母亲是温柔典雅,大家闺秀!两个人也有磕磕碰碰的时候,但是母亲敬重父亲,父亲护着母亲,两个人辛苦奋斗,任劳任怨,养大了我们姊妹五个!
记得前两年母亲早上突发脑梗,父亲虽然八十多岁了,但是第一反映就是先拨打120电话,然后才给子女打电话,父亲明智的举动在最短时间内让医护人员上门抢救母亲,母亲当时已经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了,住院期间,父亲一直陪伴着母亲,握着母亲的手和母亲说话,晚上非要在医院里陪护母亲,幸运的是母亲出院之后恢复的很好!现在还能给父亲做衣服,还能买菜做饭,我还可以带她去逛街,买她自己想穿的衣服!
家里的饭是不是母亲做的,父亲一口就能尝出来,有一次回家,母亲正要烙饼,我就让母亲出去歇歇,我来烙饼,谁知道我烙的饼,父亲吃了第一口就说:这饼不是你妈烙的,你妈烙的饼又软又薄,你烙的饼又硬又厚。
父母的爱情没有花前月下,没有轰轰烈烈,有并肩奋斗,有携手同行,有柴米油盐,有为儿女吃不饱穿不暖的发愁,有上为老人下为子女的拼搏,两个人相依相偎,你敬我爱,共同走过六十多个春秋冬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