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诵读第173天】
告子上11.4(2)
【原文】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译文】
“是我弟弟,我就爱他;是秦国人的弟弟,就不爱他,这是因为我们的关系而乐意如此,所以说(仁)是生自内心的。尊敬楚国人中的长者,也尊敬我自己的长者,这是由对方年长决定的,所以说(义)是外因引起的。”
(孟子说:)“爱吃秦人的烤肉,与爱吃我自己的烤肉没有什么不同,事物也有类似的情形,那么,爱吃烤肉的心愿难道也是外在的吗?”
这段对话蕴含深刻哲理。前一人以对自己弟弟与秦国人弟弟的不同态度,认为“爱”出于内心,以对年长者态度取决于年龄,觉得“敬”是外在表现。但回应者以喜欢吃秦人和自己的烤肉无差别为例,巧妙反驳,指出若依此逻辑,喜爱烤肉这一行为也成外在的了,揭示这种内外之分的片面性。这启示我们,看待事物不能简单二分,很多行为和情感并非单纯内或外主导,而受多种复杂因素交互影响。分析问题需全面、深入,避免片面论断,方能接近事物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