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把核心素养设定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统领性目标,并具体表述为“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为了叙述方便,分别简称为“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
通过研读课程标准的解读,我对“三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首先记住“三会”的小窍门,先要用眼睛去看,然后用脑子去思考,最后用嘴巴表述出来。看到后,经过思考表述出来,即用眼、用脑、用口。事实上,“三会”虽然各自单独表述,但本质上是共为一体、不可分离的关系。
今天先来说说第一条: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眼光本身不是被动接受的结果,所以教师“教”不了,无法通过灌输或训练实现,只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通过亲身实践、独立思考,一点一点积累。学生需要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厘清真实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从中发现数学,并进一步通过数学洞悉一个真实的世界。这种发现就是一次次从问题情境中提炼数学对象,一次次地交流与表达,在一次次呈现出真实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时,凝练出自己的数学眼光。
可是,我们的学生在数学上几乎下了最多的功夫,做过数不清的数学题目,考试成绩可能也说得过去。可一旦不用考了,他们往往会最先与数学说再见。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们总在强调学习的效率,而这个效率又往往是用考试成绩衡量的。所以在教学上就自然倾向于“一针见血、直截了当、开门见山”,至少也要“精讲多练”。什么情境、过程等,即使教材里有,一般也会被“跳”过去,直接“端”出概念、方法和技巧来,义无反顾地往解题和训练的路上跑。由于教学上缺少了建立数学与社会生活之间联系的环节,因此学生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和职业之后,对那个折磨了自己多年的数学还在哪里、还能派上什么用场,一般都不怎么关心;至于应用,就更懵懵懂懂了。
培育数学眼光的过程,就是一个打通数学与社会生活之间联系的过程。所以,我们教学中不能“跳过去”,直接“端出来”,而剥夺了学生建立数学与社会生活之间联系的环节。
数学课程的内容一般与三个数学要素相关:抽象、推理和模型。在教科书中推理和模型一般都是以具体的定义、方法和技能的形式存在,而代表抽象的数学眼光通常引申在这些内容的后面,如果没有问题情景和问题串的引导,很难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
由于推理和模型是现实的纸笔考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一直都格外受到重视。因此这些有规律可循,通过训练能够迅速提高的显性内容就成了中国学生的强项,而隐身的数学眼光,则成了明显的弱项。之所以弱,与直接“端”出概念的教学方式,以及对高效教学的片面追求有关。在那种眼里只有现成结果,只有考试成绩的教学氛围之下,无法通过被动接受达成的数学眼光,可以说基本没什么机会,由此造成数学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弱的局面。
数学眼光是数学,抽象的门槛既然是门槛就要每个人都能迈过去,所以作为核心素养的数学眼光事实上就是为数学课程设置的一个门槛,即每一个学生都要不断经历“剥离”或“去掉”真实对象中的“真实”,发现抽象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过程,逐步具备跨过这个门槛的能力。
有了以上思考,我们才有可能将数学眼光融入常态课堂,转化为每天发生的教学行动,从而走上一条注重隐性知识、积极弥补弱项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