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27
至简是对应于物本然化阶段之承载的完善化受用。
是对应我们可持有的自在化状态的完整,在于指向我之意识的一种宽泛化持有之尊重的人性/物性有限的规避式作为,是一种自性之肯定的客观化认同,构成我们彼此和谐之秩序性的维稳,是创造之丰富的谦逊厚载,即是一种普遍的善生悦生。而不陷于/不囿于一种对立的执着之特殊性优越之剥夺,给到我们各自拥有的阶段化连续性有效。
亦是意识之丰富的诗性之善的热爱之关照,乃在于均衡之协调的可持续性完备。
是一种缺失到丰富到有效的知觉化体验给予我们情之担待的各种承载的一种真实之完整所在,在于有限之抉择的认同性可作为受用,既定既善还当在于我之广泛的包容性之豁达的修为之积蕴。
修为是对于有限之差别的尊重性理解的接受性自在平和的达观。
给予我们主体意识之至情至性至诚化处理的内在充实的中和。
在于我们可静态化常态化审度的我之情感的自觉化涵养,是一种同有的各自之协调完整的宏观认知性普遍兼容,构成主体心性平和之持有的遵生之德。
有限亦即完整,是一种包容的大自在化着境的自由之所在的关照,也构成一种无滞的空无化舒展的灵动的活泼性生命式展开。
2012.9.14
情感的喜怒哀乐实在是主观感受的远近亲疏受用于主体的拥有失去的应节反应。
却总是带给我们过多期待与不可设想的意识受用——是一种念力的释放,在于我们如何应对。
选择有逃避,转嫁,也有消化,兼容。是性格的信管促成还是性格的力度作用,应用?
悲剧的艺术带有认知性的反省,是深刻辨析的扩大化传承,在于人们对于有限的悲悯性以唤取类的归属——同化的理解,以期求后续的促成,是持拒绝的肯定性把握。
意识之于艺术灵感的当下性只在于火花的瞬间碰撞,而积累则又在于漫长的准备,之于痛苦贫瘠中的反思,反馈,反映。
艺术即是意识的“反动”。
是对于既定秩序不完善的扬弃在于有所执着的执行力——持续力。
既定认同是盲目的附合,是懒惰的自我驱逐,是随意的轻生,是对于生命的不尊重。
首先则在于我们不曾认知我们的所愿,所能和理所当然成承担的责任。仅仅屈服于外化的快适受用是物性的卑微,当有我思之反思的主体意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