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每日一文的推进,由于要收集素材,观察变得更多了,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倒有些深入一点的东西,其实我们很多不在意的细节,恰恰反应了一个人的内心真实想法。
在职场,领导的讲话是需要去领悟的;在朋友圈,很多的交流都需要下来总结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我不想怎么怎么样,除了暴怒的状态,这种不想大多时候其实都需要聆听者认真思考的。前不久,父母回老家,给他们打电话说去接他们,他们却说“不需要,我们自己就可以了,又不远”。跟一个朋友聊天,谈起对子女的教育,他说“我不想让他像其他孩子一样,从小背负繁重的功课任务”,但我了解的实际情况却是,他对小孩的学习要求很严,因为活在这个大氛围中,你不融入恰恰就是一种失败。有时候拒接是一种爱护,又时候不想只是一种场面。当你说不想的时候,其实你已经那么想了,因为只有经过思考,才会那么说。
对于这种现象,我觉得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人含蓄的原因。相对于欧美人的张扬,中国人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尊崇一种含蓄的美,不愿把情感直白的表达出来。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我们都比较在乎自己的表达,不想因为自己的语言引起别人的反感,也不习惯命令式的去向别人表达一种诉求。三是为了那几分面子。很多人说的话,都会言不由衷,根源就在于好面子的特质,普通人有普通人的脸面,领导有领导的场面,我们不想让别人知道我们内心的那些“小秘密”,随时想保持一种高大的光辉形象,所以出口的语言都是经过加工的。基于这些,我们时常把不想挂在嘴边,把等待当做一种表达。
当我们把不想说出口之后,作为聆听者,大多数人都会听进去了,然后按部就班。而这位当事人,这些显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慢慢的,两个人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交流的误区。朋友之间,感情交流很难再上一个台阶,因为思想交流存在障碍;领导与部属之间,会产生一种不信任,领导觉得部属头脑不清醒,部属认为领导很难理解。我们都想交流能够直来直往,但口直心快的人在生活中却常常被人笑话,甚至有的需要加上“幼稚”这个头衔,一个领导说话太直白有人会说没水平,一个朋友交流太直接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我们想,我们不想,其实最终都想了。
我们都不愿掉进语言的陷阱,但它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谁也不能100%掌握一个人的准确语言,因为语言的背后是人心,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多一份观察,多一份思考,让朋友之间的交流更深入一点,让工作更加顺心一点,这不是潜规则,这是一门学问,一门人生功课。
个人观点,原创不易,一颗红心,就是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