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感到自己分心了就放下笔,没有睡意了就离开床。”——周岭《认知觉醒》
昨天晚上,我花费1.5小时一口气读了《认知觉醒》的第5章,学到了“如何学习”。
今天,我也不吝啬,我将也花费1.5小时,把我学到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我先给大家悄悄透露一下,第5章都说了些什么内容呢?
一共有7个小节:在拉伸区练习、如何深度学习、一定要跟自己的需求关联、如何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别迷恋打卡、得到反馈和主动休息。
看似很多,其实有一些是我们所熟知的内容,比如刻意练习、RIA学习法、番茄学习法等等;但作者的阐述又有他自己独特的运用视角,因此大家不要慌张,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将整合上述7个小节,转而分为学习材料、学习方法、学习习惯3个方面向大家讲述“成年人到底该如何学习?”
一、学习材料
学习是从哪里开始的呢?是从你翻开书、打开视频的那一刻开始的吗?还是从输出一篇文章、教授他人一课开始的呢?
其实都不是,是从选择学习材料开始的。
选择学习材料有多重要?
我想起自己在图书馆挑书看的时候,论文性质的书,都是学术用语,看着就头疼,是绝对看不下去的;通篇都是故事的书,在我看来就是鸡汤文,通篇都是“正确的废话”,也看不下去;而有观点、有案例的书,则让我觉得刚刚好。
因此,不用管别人对书的评价如何,那只能作为参考,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成长经历不同,适合你自己的书才是最好的。
如果你选的书太难,对你来说讳莫如深,你会发现,虽然这些中国字各个都认识,连在一起却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简直是寸步难行;而如果你选的书太简单,你一分钟就能翻好几页,又不能真正的学到什么东西,让你瞬间失去兴趣。
因此,选择刚刚好能“匹配”上自己阅读能力的书,就是对你来说最好的书。
用作者的话说,这就是在“拉伸区练习”。不是在“困难区”,也不是在“容易区”,而是在两者之间的“拉伸区”。
这也符合“刻意练习”的原则,挑选合适难度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设定略超过自己能力目标,再反复练习,获得反馈。如此循环。
二、学习方法
作者在书里提到的3个学习方法,“深度学习、关联需求、建立体系”,其实就是我们“拆书帮”的“RIA便签学习法”。
虽然对于咱们“拆书帮”的会员们,运用这些方法已经是相当熟练专业了,但是作者还是在每个方面都提出了他自己的创意点。
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创新部分。
1.深度学习
在“深度学习”这一节,作者提到了深度学习的3步骤:
step1: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这不就是R:阅读原文。
step2: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这不就是I:重述原文。
step3:反思生活。——这不就是A1,联系过往经验。
这是我们熟悉的内容,对吧,但是作者又详细阐述了:
(1)为什么要钻研的是一手知识呢?什么是一手知识?
答:我们先说二手知识是什么?就是别人掰开\嚼碎了的知识,比如“3分钟读完一本书\10分钟看完一场电影”。与之对应的,一手知识就是指的原书,原电影。
那又为什么要钻研一手知识呢?因为——
“自己亲自钻研虽然更艰辛,但是能感受到深度的理解,并产生真正的快感,这比吸收浅薄的二手知识不知道要舒服多少倍。”
这一点,我今天是深有体会。我曾经看过别人讲“认知觉醒”,但是她讲的内容完全围绕在“如何处理焦虑”上面;而我自己亲自看这本书,光是昨天看的内容,就是跟“学习力”相关的,且我觉得相当重要,不然今天也不会跟大家分享了。
(2)其实作者的要求不仅仅是尽可能重述,还要有作品意识。
把内容输出成一篇“作品”“礼物”送给别人。这样你不仅完成了“输入-输出”的闭环学习,还能更容易获得“反馈”,又符合了“刻意练习”中要素之一“获得反馈”。
所以我今天的文章,就在语言\内容\组织结构上,尽可能的完整,希望这是一篇漂亮的礼物,送给大家。
(3)反思生活,养成习惯。
不仅仅是在读书时联系过去成功\失败的经验,作者还推荐我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每日复盘。
每天写复盘反思,怎么写呢?只写让自己触动的点。这就涉及到下一小点“关联需求”。
2.关联需求
首先,接上面一句话,每天写复盘反思,如何写?
关联需求,只写让自己触动的点。
什么叫触动点?只要引起情绪波动,比如开心\兴奋\愤怒\悲伤,都可以叫触动点。
一天的事情非常多,能让自己触动的点,就是通过“感性认识”筛选过后的点,这些点大概率是自己需求的点,不然不会引起情绪波动。
这一点在我前几天的文章中也有所体现,通过对一天之中情绪变化的觉察,针对每个触动点都用“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客观事实是什么-给我的启发是什么-我打算做些什么”这个模型去分析,我就能获得一篇相当不错的反思,从而指导自己进步。
其次,在学习上,我们也只用学自己需求的知识。
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烦恼:书看了很多,但是却记不住;明明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都是因为我们看的书,跟自己的真正需求没有关系!
比如,我想学写作,以前我看过《这样写出好故事》,我不为所动,因为我没打算要写出一个故事;可是我今天早晨还在看《九宫格写作法》,因为我打算写今天这样一篇文章!你说我会不会好好看呢?
3.建立体系
如果看过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我想你不会陌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观点。
不过如何建立?我还是有些不太明白,直到昨天看到这一节。
用作者的话说,就是:
“打碎各家认知体系,只取让自己最触动的那一块,然后将其建立成自己的体系。”
怎么做呢?我也归纳出了3点:
(1)找到触动点;
(2)进行联系\强化;
(3)进行提取\输出\实践。
·学习方法要点小结
“我们不需要全盘掌握他人的知识体系,只需要掌握那些最能触动自己\离自己需求最近的知识。”
你平时是怎么读书学习的?
我以前很喜欢画思维导图,如果不写完一整章,心里就不舒服。
可是,那些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了也记不住。
所以,如果拿一个关键词出来代表作者的整个学习观点,我会选“触动”这个词。
只有你触动了,跟你关联了,那才是你真正需要学习的。
然后根据触动点,进行RIA的便签深入关联学习法,最终就能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
由于我要去上班啦,今天暂时先写到这里。小伙伴们,明天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