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对分别有感触,还是在上大学那年。考上了省外的大学,第一次坐火车去到那么远的地方,父亲送我到学校。母亲一直把我送到了火车上。那时的火车已经是空调特快列车了,在卧铺车厢有几个窗户,每个窗户大概三分之一的地方可以开个小缝。当站台的铃声响起,火车即将启程,母亲在车窗边开始流泪,嘱咐我听父亲的话,好好学习。我在车厢内也默默流泪,告诉她不要担心,放寒假就回家了。原来,离别竟然这么伤感。
后来每年寒暑假回家,要返校的时候,再也没有让父母送我上车,因为害怕离别时的场面。家里并不在省会,返校时需要先做火车到省会,换乘另一班次的火车才能到求学的地方。有时早晨到了省会后,换乘的班次要下午或者晚上才发车,于是就在陌生的城市四处闲逛打发时间,即使这样也没有再让父母来送我。最多只让父亲送我到家里的火车站或者汽车站,到了候车厅响起要检票的通知,就独自一人拎着包到检票处,等待检票通过后,转身跟父亲挥手说:我走啦!然后,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不是我不留恋,不是我心大,是因为我害怕转身看到他们的眼神,就会忍不住流泪,舍不得离开。
大学毕业时,有的同学回家比较晚,把很多离开早的同学一一送到了车站才走。而我那时考上了研究生,心里想着奔赴前程,丝毫没有想到送别同学。研究生入学后不久,一位继续复习考研的同学要来北京转车,让我帮她买张票。当时在北京站与她汇合,然后与她一起乘地铁,她去北京西站,我则回学校。几个月不见,我们在地铁上一直聊个不停,突然听到地铁广播正在播报即将下车的站名才发现,她要下车了。短短的几十秒内她要拎着行李挤到地铁门口,要离别时,似乎千言万语没有说尽,于是我说:以后到北京来找我玩。下车后,我在地铁内朝着站台上的同学微笑着挥手。也许是我们的人生轨迹慢慢没有了交集,自此再也没有联络过。后来在人人网上看到过她发的动态,考上西交的研究生了,找了男朋友了,结婚了,生宝宝了。虽然现在的交通工具这么发达,通讯手段这么多样,但我们却没有再次相见。多年后回想起来,当时的告别,应该再用力一些。
最伤感的一次告别是回老家办婚礼。因为姥姥的身体状况与日剧下,婚期不得不提前。那时,姥姥的身体已经不能支撑着参加我的婚礼了。婚礼结束后我们一家人吃了团圆饭,大舅在给姥姥敬酒时说:等你身体好点了,咱们一家人再聚到一起。大家都知道,可能永远不会有这一天了。离开的时候,我坐进车里,姥姥依依不舍地抓着老公的手,她是第一次见他,也是最后一次见他。姥姥对老公说:你们常回来啊。老公说:好的,一有空就回来看您。两个月后,姥姥去世,我没有赶上见最后一面。时至今日,我依然后悔不已,那次告别,为什么我不多抱一抱她,为什么没有紧紧地握住她的手?那次回去跟姥姥留了一张合影,存在手机里。手机换了好几个,存着照片的手机舍不得丢掉。可是,那张照片我却没有勇气打开再看一眼。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谁,会爱上谁,会与谁做朋友,与谁公事,这都是缘分。每一次告别时,也无法预知,下一次何时会再见。在我们拥有的时候,加倍珍惜。告别的时候,再用力一些。愿我们的回忆里,能少一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