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百度百科照片看上去就像个典型日本中年男性,胡子拉碴面色严峻,说句不太恭敬地话,有点像变态大叔。不过年轻的时候还是蛮帅的,风尘仆仆的浪子即时感。
不过一般写推理小说的人都是学理科出身的,因为在思维逻辑上有着天生的优势,至少像我这样的文科生是望尘莫及的……
1985年东野圭吾的放学后是出版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小说,后又被改编成电影,不得不说,东野圭吾早期的大部分作品都精致的无可挑剔。如果书可以化作实物,东野圭吾的作品就是淳朴的木质机关,简单大方却危机重重。
从嫌疑犯X的献身,到白夜行到解忧杂货店,看上去是一路飙升,每一部作品都精心挑选,然而如果你读过幻夜,读过拉普拉斯的魔女,读过恋爱的贡多拉你就能理解,东野圭吾也有灵感的井枯萎的时候。
还记得七年前我第一次读的东野圭吾的书竟然是黑笑小说。我那时并不知道东野圭吾的名气,也没读过他的任何著作,只是觉得好奇就买了一本。
完全读的云里雾里,这个东野圭吾本人无关,是我自己的理解水平那时还太差,而且那时候日本的推理小说我读的太少,根本不懂日本一些梗和文化,看着无感,也就搁置了。
后来直到读到嫌疑犯X我才走上东野圭吾的不归路。我想很多喜欢东野圭吾的人无非都是从白夜行和嫌疑犯X出身的。
我这些年看这类小说最让我惊艳的,对只能用惊艳来形容,最让我惊艳的两个作家就是东野圭吾和斯蒂芬金,都是擅长利用平铺直叙,最后高潮迭起,再对于平静,就像目睹了一场惊涛骇浪。
只不过东野圭吾更擅长用很多条线最后汇总,从大环境开始最后圈定几个中心,发展一场漩涡附近的大爆发,精彩绝伦。
还记得我的标题吗?东野圭吾也不免落俗,我夸了这么多也该说重点了,做前面那些铺垫只是想让别人知道,我确实喜欢过东野圭吾,也真心爱戴过他的文笔,对他的逻辑也发自内心的称赞,但是人无完人,他最终也写着写着离不开自己的白夜行。
幻夜称自己是白夜行的姐妹篇,如果读过这本书就可以感觉得出来,其实幻夜的女主角多多少少是白夜行的女主的影子,但是并不是女主,为什么没写名?一个是为了留下悬念,一个可能是东野圭吾自己也不愿意玷污了白夜行塑造出来的最完美冷血却让人心疼的复杂女主形象。
那曾经是多少人心目中的女神?可惜幻夜的女主没做到白夜行的百分之一,明明出自同一个作者,可惜的是却像是别人写出来的影子。幻夜为了蹭蹭白夜行的热度,活在夹缝中完全没有了自己,并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更像是为了作品而做的赠品。
再说说拉普拉斯的魔女,那真是一部……难以言喻的……败笔。
对不起,我这么说可能有点过分,但是我就是这么想的。也许会有人说,你觉得别人写的不好你自己写啊,有本事你写出来啊。可我确实没本事,但是我有评价一个曾经我真心喜欢过的作者的权利,就因为喜欢,所以我可以坦言失望。也许东野圭吾突发奇想想要换个思路换个写法?不过超自然力量有点对魔女嘉莉的模仿痕迹太重了,而且也没了自己的精髓,写的不伦不类。
后面的作品就不一一说明了,这些年他也出过好的书,只不过在没有那种让人一眼惊艳的感觉,也许是权也许是钱,最终还是迷了眼,为了量而忽略了质,最后也走到了大部分作家的老路子。
就好比一个演员,最终不停地接商演赚钱,之前塑造的良好演技全部毁于一旦。
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