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在博客问过一个问题——人和人的差距,为何那么大?
这下面是我想到的以及综合网友留言的总结——1.努力,2.方法,3.机遇,4.天赋,5.出身。(还有其他的吗?如果有其他的,可以自行添加或者留言。)
当时,我是否定了天赋智商的观点的。
聪明/智商是什么?
脑子里有多少个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
这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必要、准确的关联。
其实,换一个特别简单实用的定义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不一定是“马上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长期努力终于解决问题”,也是很强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智商高的表现。
直接开始
那么,重点来了,如何提高智商呢?
我们的大脑就像电脑的操作系统,底层是概念与连接,上层运转的是——价值观和方法论。
所谓的“价值观”,就是分辨“什么更好?什么最好?” 所谓的“方法论”就是不断思考“如何做?如何改进?”
也就是说,价值观决定选择的质量;方法论决定选择后行动的质量。
于是,我们现在更容易接受这个观点:“大部分所谓的智商的确不是天定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所以,我们的价值观更可能成为这个样子:——认为学习与行动比天分更重要。
于是,我们的方法论也会因此发生变化,我们更容易接受:刚开始肯定做得不够好,做得多了,做得久了,就会慢慢好起来 —— 至少好到足够好的地步。
于是我们的选择变了,我们的行动变了,于是我们的生活变了:我们开始变得不那么在意他人的看法,尤其是那些不学习、不行动的人的看法—— 他们的看法不可能是对的嘛!
最重要的方法论究竟在哪里呢?很简单——调整注意力!
可以肯定地说,注意力在哪里,行动就在哪里,进步也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