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日更习作第36天。
腊月二十九了,今天正常在单位上班,下午还参加了一次会议,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一直到下午五点半离开单位,去商场采购些过年用品。看到商场拥挤的人群和路上熙熙攘攘的车流以及匆匆忙忙的路人,感觉到,哦,过年了,春节是真正到来了。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对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重视和传承,胜过所有节日,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每到春节的时候,无论离家乡多远,都会赶回家里和父母亲人们一起度过这个节日,一起享受这个幸福的时刻。
记忆中,小时候过年,一进腊月就是年,不出正月也是年。腊月一到,母亲就开始每日点上三炷香,供拜神灵,我虽不懂,但看到母亲虔诚的表情,我也会肃然起敬,不问不闹不打扰。腊八粥腊八蒜,新衣服新鞋子;父亲准备的各种肉食和好吃的,虽然条件不富裕,但印象中,父母把日子过得很有仪式感,过年的东西什么也没有缺过。腊月给予我特殊的味道和记忆。除夕之夜,母亲提前把新衣服给我们套到棉服外边,整晚上那种激动的心情,在似睡非睡中等待天亮,仍记忆犹新。零点的钟声响起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声音渲染了气氛,撞击着幼小的心灵,喜悦、激动,眯着眼睛睡意朦朦胧胧。早晨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服起床,又长一岁的骄傲和新年的欢庆,感觉天地和世界都和往日不同了。父母脸上不再有平时隐约的忧愁和焦燥,流露出的都是喜悦,使得我们的心情也都非常轻松和高兴。
平时很少见到的糖果此时可以有大把可见可吃,好吃的饭菜和馒头可以天天享有,觉得过年真的是与平时不同,太幸福了,想要把时间留在过年。
再稍大一些,过年就是放假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在外求学难得和家人见面,春节的到来使愿望得以实现。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平时吃穿不愁,对吃穿的渴望逐渐减弱,珍惜团聚时光,过春节的心情亦是激动异常。
再后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过年就是去父母家串门,在婆家团圆,牵挂两个家庭的感觉,使过年增加了一份责任。
再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过年就是给双方父母买衣服,给自己的孩子张罗吃和穿,而对于自己不会再有过多的准备,因为平时买新衣已成常态,使他们高兴的责任变成了第一位的幸福。
尤其是过了知天命之年的自己,对于过年的憧憬变得更加平静,越来越深刻体会到过年的意义,在平静中履行着自己的责任,实现着过年的意义,变成了内心最深处的一种阐释,过年在心中更厚重了。
最近几年,每年工作较忙,虽没有了激动,没有了过多期盼,但我合理安排好时间,年前把家里家外都安置妥当,使父母和孩子都熨熨贴贴、舒舒服服。放假后,回到老家,团圆团聚,吃饭聊天。也有了时间静下心来,看书学习,习作思考,偶尔会会朋友,平静充实而有意义。
今年的春节,因疫情防控需要,提倡就地过年,各地政府发布支持就地过年的各种政策,比如发放消费券等等,想老百姓之所想,有温情有温暖。春节的意义,不管在哪里,它的仪式感不能丢,它的隆重不能忘,只不过是外在形式有所不同,心里那沉甸甸的意义是永远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