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产品中推出了一个在线K歌玩法,除了满足用户的娱乐交友需求,也总算是做了一件跟个人兴趣有关的事情了。
做这个需求,主要基于一些用户洞察:
交友场景,用户的表现欲需要窗口。
在现实或虚拟社交场景,为了引起对方注意,用户会极尽所能竭尽全力展现个人魅力,以期产生正向信号,比如才艺展示,其中唱歌是门槛稍低脱口即出的才艺类别。
音乐是相对大众的需求,唱歌是目标用户最常见的娱乐方式。
音乐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人群,无论高低贵贱,都会通过音乐这一世界性的语言抒发日常情绪。平台的目标用户偏大龄,相对下沉,娱乐方式有限,唱歌电视打牌老三样,而唱歌是其最常见的具有社交属性的娱乐方式。
线下KTV,是具备陌生人社交潜力的现实交友场景。
线下KTV是常见的现实交友场景,除了我们熟人抱团常去的私人包厢,也会存在一些适合于陌生人社交的公共KTV大厅场景,比如在一些四五线的KTV,会有公共唱歌空间,顾客十五块钱点一杯菊花茶,一个位置,跟众多陌生人一起排队K歌,获得娱乐消遣。包括某次看到的一篇新闻,讲的是北京一家专门针对老年人的KTV,也是这一类交友场景。
社交需要氛围,严肃交友需要一些娱乐方式调剂。
社交场景,谈情说爱总不能全程当买卖谈吧,总得要一些氛围去调剂。举一杯红酒,点一首情歌,荷尔蒙自然起来了,情绪也有了宣泄的出口。音乐可以让交友过程更加有温度。
音乐是传达个人品味的一种方式。
音乐其实是一种很个性化的东西,每个人都很自信于自己的听歌品味。音乐品味可以成为一种社交货币。
唱吧、全民K歌等软件的启示。
全民K歌聚集了一批中老年用户,广场舞是中老年人的社交场景,K歌也可以。
基于以上洞察,做了一次KTV的线上尝试,主要场景与设计方向如下:
跟唱:无聊时说学逗唱、闲暇时跟着原唱与歌词学唱。这是一个相对轻松的场景,不像伴奏下唱歌压力大且容易暴露个人水平问题。从后台用户的反馈来讲,用户对于原唱曲库的需求远大于预期,这也决定了后期曲库运营思路的调整。
伴奏演唱:跟着伴奏唱,展示个人的表演风采与唱歌实力,这是一种相对有自信力的具有较强表演属性的场景,表演过程相对完整。
氛围调剂品:用户不一定要唱,可以将其作为直播间的一种音乐播放器,调剂一下交友氛围,展示一下个人的音乐品位。
互动媒介:加入付费点歌玩法,避免对于主播产生过多骚扰的同时,让用户之间产生一些互动,同时后期加入合唱玩法,提升互动热度。
落地运营思路
K歌玩法的普及,依赖于曲库的丰富程度。前期根据对目标用户的歌曲偏好分析,选择了一批歌曲作为冷启动。上线前一周,公示玩法上线预告暨歌曲有奖征集活动,通过用户自发提供喜爱的歌曲,丰富曲库,并给予热情用户奖励,奖励形式包括虚拟币,以及平台用户最关心的曝光奖励,运营同学在推荐歌曲名字后面增加用户名字展示,让用户获得一定时间的炫耀感。玩法上线后,通过直播间的官方通知引导以及用户自传播,玩法覆盖面获得提升,后期能稳定在30%以上覆盖率,效果良好。加入唱歌的录屏运营,引导用户产出异步视频内容,沉淀UGC内容。借助节假日热度,策划一次符合节假日气氛的K歌大赛,沉淀UGC内容的同时,让用户基于歌曲进行交友与互动,让玩法获得集体升温。
算是一次有意思的尝试,初步试水有效,后续会进一步深化玩法机制并拓展玩法生态,有兴趣可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