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到这个有趣的问题,我表达一下个人的理解。
传统观点认为,福报比努力更重要。
为什么呢?因为运气、财富、健康、平安、事业等等,很多方面,都决定于福报。
中国人说一个人有五种福报,分别为: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讲的是表象和结果,如果你在一个人还没有离世之前,你如何判断他是否享有“长寿”这一福报呢?或者在一个人还很落魄的时候,如何判断他会成就很大的事业呢?
传统观点认为,一个人是否有福报,是可以通过外在观察出来的,这些判断的参考,被称之为“福相”。比如是否拥有像弥勒佛那样的大肚子、是否像刘备那样双耳垂肩、是否慈眉善目、是否有阴鸷纹,等等。
关于如何观察人,刘邵写了一本《人物志》,曾国藩有一本《冰鉴》,但过于繁琐,应用复杂,且与福报认知关系不大。
诸葛亮有知人之道,一共七条: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占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也是用来看人个性的,而不是福报的。
《论语》中,孔子讲了他观人的三个步骤: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说:“先看一个人做了些什么事,再了解他做这些事情的动机,最后审察他做了这些事是否安心快乐。一个人是邪是正,怎么掩藏的住呢?怎么掩藏的住呢?”
以上的答案中,只有孔子的更接近一些。
根据我的理解,一个人要有福报,必须具备两点:一是具备能够接得住福报的能力——平静。二是具备理解和运用人生规则的智慧。
比如适度吃亏、吃苦,且依然能保持健康心态和积极的情绪。
比如主动为别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并没有图回报,有利于为自己创造一种积极的能量场。
一个人,困境里不气馁,顺境里不得瑟,尽心而已,这就是具备了接住福报的能力——平静心。
但仅仅有这一条,容易成为“老好人”,只有一半的福报。
另一半福报,需要智慧。
如果我们去帮助一个坏人做事,那么即便我们是在帮人,我们也是个坏人。
所以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人生,并能够灵活运用规则。
理解人生,重点是以整个人生的角度来看当下,于是就拥有了豁达和圆融。
运用规则,其实本质上是循“道”而为,没有人的逆天而为,一切遵道、法道、遵循相关的规律,就称之为“无为而治”。这一点要展开,内容太多,在此不赘述。
说了这么多——
做个核心点评:现在很多人,在浮躁的冲击中,已经丧失了自我,成为了别人思想的奴隶,心态浮躁,人云亦云,毫无主见。而且他们沉迷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还自以为是一种学习,但真正能够留下并存活在他们脑细胞中的知识,微乎其微,这就是泡沫。其实更麻烦的并不是这个,而是他们在丧失自我之后,已经失去了部分的自我心理修复能力,变得妄自尊大、脾气暴躁、自私自利、固执己见、顽固不化,同时还失去了自我反思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因为,他们根本静不下心来。一旦他们碰到困境、挫折、瓶颈,就会迅速成为个人的发展危机,而几乎没有人救得了他们,除非他们能够激活自我反省系统,沉下心来做认知上的改变和行为上的改变(有的人知道自己有问题,但改变不了)。而那些能够恢复到自我的本来面目的人,能够放下自我陈见、自我认知的人,才能真正适应未来的无限变化,有能力接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福报。
在喧嚣的尘世中,有一颗平静超脱的内心,洞悉一切,奋斗行动,却无染着。时刻可以回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就是福报之源头。
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一味地追求平静(我就走过这个弯路)。《金刚经》说的“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是单方面强调“无所住”,而是还要“生其心”,就是该做什么做什么。这也是孔子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自由自在地做事情,尽管做的漂亮,但都在道的范畴之内。孟子说的“尽心知性”,王阳明说“必有事焉”,《中庸》说的“不诚无物”,意思就是说,你理解了这颗拥有一切可能的内心,和生命平静的内涵,接下来,你就尽管去做,尽管去奋斗,尽管去干掉困难,然后你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那是超越一切理解的平静。
以生命的平静和智慧为依托,尽管去奋斗。
平静和专注是极为难得的心境。平静是福,通达为慧。福慧双修,方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