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力量
从小我的体育成绩就很差,小学班级总计32个人,每次体育课跑百米我总是倒数第二,倒数第一的是班级里智商有点偏低的一个小伙伴,我们都叫他阿毛。五年级的时候老师对他说:"阿毛,等你五年级结束了,你来一年级吧,我让你当班长。"
从小到大我很少参加什么运动会,唯一的一次参加运动会是初四那年,因为准备中考,运动是需要达标的,于是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运动,每天早上绕着操场跑步几圈,那时候一圈下来我感觉好远好远,而现在看来可能也就四五百米而已,那时候确是觉得那么的遥远。
后来学校举行运动会,我平生第一次参加了运动会,老师说:“班级也没什么男生了,你去补个名额吧。”于是,我顺利的成为运动会的一名健儿。
那是一个天气有些回暖的春天,那一次我报名了两个项目,一个1500米,一个3000米的项目,第一个项目1500米的时候,因为年级人少,只有四五个人参加。我望着指令员手中高举的信号枪。“预备,跑!”看到枪口冒起了白烟,我迅雷不及掩耳的冲了出去。
第一圈我用尽全身的气力,跑的飞快,很快的把我的那几个对手全部甩在了后边。第二圈,我依然可以坚持,等到第三圈最后的时候,尤其是最后冲刺的那半程,我的腿似乎不是我的腿,我隐约能感觉到它在不断的向前,可是早就不听我的使唤,我勉强的控制着它,对它说:“亲爱的,你一定不要倒下,一定不要!”
它只是机械的不断的向前迈着步子,就如同一只忘记上发条的机械钟表“滴答,滴答!”早就没了力气,只能等待最后一点发条能量的释放,看着身边的一个个对手把我超越,我那是多么的无能为力,多么的无助,我的腿几乎在不停的向我求救“亲爱的,请停下吧,我支持不住了,我要倒下了。”
跑过终点的那一个刻,我几乎跪在地上,如释重负,在同学的搀扶下,我回到了座位。班主任看着我煞白的脸,问我:“下一项还跑吗?”我摇摇头,“不跑了”几月的跑步训练一点进步都没有,还是小学时那柔弱的体格。
2007年,因为刚上大学,每天早上都有学生会的学长们组织早起,跑步,于是,那一年我们被逼迫着跑了一整年,不过距离也不过绕着操场一圈而已。大二之后,我偶尔早起跑步,有时候是在寒冷的冬天,足球场上覆盖着满满的冰雪,有时候是炎热的下天,操场上洒满了露珠和雨水。有时候是温暖的春天,百花开放齐争鸣,有时候是清爽的秋天,落叶纷飞尽萧条。
但始终只是偶尔,偶尔才能够早起,偶尔跑上两三圈就累的不行,气喘吁吁,那时候跑步对我是一种的痛,一种渴望超越又无法克服的痛,毫无快乐而言。
2015年,毕业四年后,再一次一个人看电影《阿甘正传》,再一次被阿甘感动的热泪盈眶,再一次一个人孤单的时候开始跑步,如果有一天我也可以如阿甘一般跑遍整个城市,跑遍整个中国,跑遍整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这一次跑步是想用奔跑告别孤单,是想把跑步当做生活的一部分,是想全身心的投入到跑步之中会是怎样。
那些年跑步是因为要比赛,可这一次没有人要和我比,唯有我和自己的心对话,偶尔还和那些喜欢的作者的文章对话,每一次跑步都大汗淋漓,每一次都都仿佛全身被捶打一般,血脉畅通,畅快淋漓。
一开始每次两三公里,后来每次5公里,再后来一次最多可以跑步十公里,朋友对我说:“我从来没有一次跑步十公里,十公里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是的,那些年我也从来没有想过,从大学时代的每次只能跑两三圈,到现在每次十几圈,我从未想过。
每个周末不跑上五公里总是觉得身体不适,总觉的生活缺少了什么,我开始喜欢上跑步,每当跑步的时候,我的感觉不是在跑步,而是在和另一个自己对话,在不断的用跑步诠释自己生命的力量,就如同电影中的阿甘,不是为了什么跑步,只是那一刻喜欢,只是,那一刻想奔跑。
人生如果不多一次尝试,也许永远不知道,原来自己这么能跑。
2016.03.15 21:16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