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塔克曾说,“思想不是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炬”,而火炬又是如何行成的呢?我很难相信神会直接创造一个类似火炬的东西等待着谁去点燃。尽管我这个人资质平平,可我依然想当程度的去相信天才的曾经或现在或未来的客观存在,也深信时代的前进离不开他们的推动。对于天才智商资质等等我是持有肯定的看法,差异化的事实容不下太多的质疑,智商在200以上的人定会闪烁着异样的光彩被所有人看到,而除此之外的所有人,则只能在黑夜与白昼之间的切换中观赏着这世间的风景。
俗话说“智商不够,勤奋来补”!实则“勤能补拙”绝非良训,那只是劝诫所有人勤奋的标准化陈词而已。勤奋虽然不能作为一个贬义的词汇呈现在世人面前,但在我看来顶多算是虚头巴脑的不实之言!因为我深信,一个生命如果找到自己使命所在的事业,勤奋定是消遣一样的存在,被驱动的理由绝非是被劝诫勤奋,而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自然驱动。但凡异常艰难且疲惫不堪的勤奋一般意义来说都是在原地打转!方向与使命感才是生命的唯一出路。但是为了找到方向与使命感需要阅读一定量的世间谬论,其过程在我看来只是为了聚集火炬生成的必要前提。单就这个意义来说,生命的终极使命是寻找。而寻找,就如同在大海两岸的实现跨越的可能。单就人来说,人没有翅膀,不能实现飞跃,所以不得不借助轮船或飞机之类的工具来实现。这里的轮船或飞机就是文字符号的实际意义。
思想虽然不是被填充的容器,但思想迫切需要文字符号给予有效的载体才能呈现。而文字符号就需要大脑接收有效信息进行辨别并再次编写,从而生成新的思想。没有文字符号的思想如何称之为思想呢?那顶多算是胡思乱想,我也很难想象无法用语言表述的具体思想是一番何种景象!所以,行成思想的必要前提是必须对文字符号有着运用自如的随意调配的可能。而实现这个可能的唯一路径好像只能是学习并掌握一门语言载体。有了这个载体,才有孕育火炬的可能,然后才有点燃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