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是希望。那些因为抑郁等心理疾病自杀的人,大概是因为在生活里找不到希望了吧,可只要一个人他内心还燃有希望的火苗,哪怕他现在一无所有,哪怕前路坎坷,亦能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笑来老师给希望的定义是“所谓的希望,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明天会因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好……”对此,笑来老师是这样解释的:“这里的重点是,明天不会自动变得更好,明天之所以能变得更好,是因为今天的行动,是因为今天用正确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情。明天是否会变得更好,与今天那笨拙所带来的不适感(甚至自卑感)完全没关系,只要持续行动,一切都会改善的——尽管还有运气因素;但若反过来看,一旦放弃行动,那么,明天变坏直接就是确定的,100%,没有任何例外。让你升值的就是思考与行动”
我的母亲就是一个无论何时都充满希望的人,我很少听见她抱怨,她有的只是行动。小时候,把我们从农村小学送到县城最好的小学,每天上下学接送,由于学校离家远,经常得早起,尤其是冬天,早起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由于天气寒冷,摩托经常就打不开了。可即便是这样,妈妈都毫无怨言,那时候父亲包括我自己都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何必给自己找罪受,在家门口读书不是很好吗,干嘛要让自己受这份罪。后来我才意识到妈妈的这个决定有多重要,说实话,虽然我小学时候没有好好学习,但是,县城最好的小学带给我的是眼界的提升、视野的开阔,以及综合素质的扩展。而这件事对我一辈子影响深远,这就是现代版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吧,真的非常感谢我的母亲,她那个富有远见的决定对我影响深远。
再后来,在我大学时候,我最敬佩的老师也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她做事总是那么认真、那么富有远见、独树一帜。遇见这位老师,让我觉得大学没有白读。而遇见她,正是在我最煎熬的时候,她给了我希望、温暖与爱,而正是这些才支撑我勇敢的走下来。
若我们的生命中真的有最宝贵的东西的话,那只能是“希望”这个东西——它不仅重要,而且最重要,任何人在上下求索之后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希望就好像是烛光,常常非常微弱,所以也需要你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