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率

1.微观经济学:供给与需求,建立在个人选择上。

宏观经济学:加总变量之间的关系,它所考量的变量的是由无数具体的交易汇总起来的抽象概念。

宏观经济学困难的原因:

1)加总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确定

2)微观动机和宏观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不那么显著

3)影响因素太多,但可得的案例和数据太少,理论多,共识少

4)经济现象和政策措施之间存在时间的滞后

5)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

2.货币是一种自发秩序,最大的作用在于人们相信它。

货币作用:避免交易中双重偶然性的要求;降低质量检验成本。

货币增加了交易。

3.劣币驱逐良币定律:现象是存在的,使用真实资源比较少的货币,本身就是有效率的货币。

4.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跟法定准备金成反比。

商业银行的困难:流动性困难;资不抵债,由于经营不善造成的。

5.货币是国家发行负债的证明书,以国家实力维持货币信用。

中央银行如何控制货币发行量和流通量?

1)批准财政部印钱:铸币税

2)公开市场操作:买债券、出售债券

3)调整利率

中央银行是最后贷款人。

6.通货膨胀:指的是总的物价水平;持续的增长,不是一个短期的增长。

恶性通货膨胀:当每个月的通货膨胀率超过50%

货币数量论:MV=PY

货币流通量*货币流通的速度=平均物价*一个社会里面货物的总量

货物总量越大产生通货膨胀的机会就越低。

7.在整个通货膨胀发生的过程中,财富主要以钱的形式保存的人会受损;而财富主要以物的形式保存的人会相对得益。

不同资产配置的人之间会有财富的转移,私人和政府之间也会发生财富的转移。

8.每当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新增货币的扩散是需要时间的,人们通货膨胀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迷惑一些人,让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测的能力在提高,那么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减少失业率的努力,就会越来越失效。

9.通货膨胀与汇率:决定因素

国际资源供求关系,每个人根据对外国货物的需求决定的,根据他们兑换的实际行动决定的。

货币发行量:在国与国之间资源的供需不变时,发行量越大,这种货币与其他外币的汇率就会下降,会贬值。

外汇管制:国家货币汇率的变化。

不可能三角定律:外汇自由流动;稳定汇率;货币发行量的自主权,三个里面选两个。

汇率越高,人民币越不值钱,有利于出口,成为世界工厂。

汇率越低,人民币越值钱,成本越来越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7.24 第一章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1.人類出現之初,社會生產水平極其底下,因...
    微与之期阅读 1,758评论 0 9
  • 人类面临着四大基本约束,那就是:东西不够;生命有限;相互依赖;需要协调。 开启第四模块——需要协调 第129讲丨股...
    陌上花开wen阅读 4,682评论 0 8
  • 在没有学习过薛老师讲的这部分的内容之前,我对这个问题是茫然的,用现在网络上流行语来说就是一脸懵逼。隐约记得初中时代...
    铭心小站阅读 13,893评论 2 3
  • 1.贪婪 什么是非贪婪:在正则中控制匹配不确定次数的符号后边可以加?,来表示尽可能少的匹配在贪婪的时候,匹配是尽可...
    ychaochaochao阅读 233评论 0 0
  • 无论是读日本的书,还是去日本旅行,都经常会看到或者听到关于日本年代的说法,比如“平安时代”、“镰仓时代”、“江户时...
    8月的荷阅读 90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