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发感觉我家里的那个爸爸是假的。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只陪我去过三次学校:学前班报名、初中报名、大学报名。其他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小时候觉得自己能独立完成这些事物,自己很懂事,不需要父母操心,一定是父母的小骄傲。
越长大,那个小时候小小的我越明显,也许我一直停留在小时候,并没有长大。近两年,越来越羡慕别人家的家长。
记得小时候,我做不完暑假作业,祈求父母帮我,不然第二天老师可能不肯给我报名。我爸非常淡漠地说了一句:“你自己做不完就应该付出代价,明天被老师批评了你就长记性了,下次就会提前做了。”
于是,我的爸爸妈妈就真的不管我。
读书的时候,我的爸爸从来都不知道我在哪个班,文理分班没有给我一些引导,考取学校没有给我任何建议,连毕业后选择工作地也是随了我自己的意愿。
以上这些,并不是在吐槽我的爸爸妈妈。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我就是无依无靠地一个人往前冲。每当我累了倦了想要停一停找个依靠,放眼望去身后空无一人。
这并不是你计划A走不通,转身还有个计划B等着你,而是面前就只有这一条道,撞破南墙你也得走通。
身边有很多小伙伴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独立,这么固执,这么害怕麻烦别人。可能是我已经养成了独立解决困难、搞定问题的习惯。偶尔遇到热情帮助我的人,便会心存感激,而不是觉得人家理所应当。
记得,在刚进入银行的第一年,我不理解爸爸的做法,甚至觉得他不够爱我,不在乎我。
直到去年,我越来越能体谅他们的良苦用心:小时候摔跤不来扶我,让我自己爬起来。长大了看我工作的很辛苦出也不管我,让我自己去奋斗。他们舍得让我面对成长过程里一个又一个小挫折,因为他们舍不得让我面对成人世界里的残酷暴击,就像爸爸从小到大经常跟我说的:“很多事情唯有自己经历过、吃过亏,才会懂得。”
5岁的时候摔一跤,跟25岁时摔一跤,你所面临的挫折和痛苦是截然不同的。18岁被甩跟28岁被甩,带给你的打击也不是同一个量级的存在。
人生漫漫,有些亏迟早都是要吃的,躲得过初一你躲不过十五。只是早点去吃,早点去面对去承受,你就能早点长出那层厚厚的壳去抵抗生活的暴击。
还是那句话,你所有的努力,时间看得见。有些好的坏的经历会在你的人生中迟到,但不会缺席。你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企图避开所有来自生活的暴击,就不要抱怨为何迟迟收不到来自命运的馈赠和惊喜。
打得赢怪兽,才收得到礼物。希望每个不怕吃苦的人儿,最终都能被命运温柔以待!
最后,在这个甜skr人的节日里,告诉倔强的自己要勇敢要自信也要学会变得柔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