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5

      白桦《生活教育的创立与成长》读后感

  “生活教育”第一次的发现,是民国七年在南京高等师范演讲。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国民八年是生活教育思想上的萌芽。民国十五年,有五六个下了决心,丢掉了传统教育下乡去。民国十六年三月十五在南京的一角,才出现生活教育的具体机构—晓庄师范,也就是生活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开始的一天。一九四六年八月二日上海《文汇报》辉子的报道《永远留在人间的声音—陶先生讲生活教育创造史》,自此《生活教育的创立与成长》正式问世。今日拜读,颇有感触。

      陶行知先生一百多年前就号召普及教育的小先锋,培养老百姓做主人,当前最大的任务就是普及民主教育,运用生活教育的力量,创造自由平等幸福的新中国!

        美国的教育学家杜威反对以教师、教科书、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他提出了“从做中学”;“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的观点。杜威提出了“做中学”和“教材心理学化”的观念。杜威认为,旧的分门别类的学科不仅破坏了儿童生活和经验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使儿童的认识失去应有的全面而流于片面,而且容易使儿童缺乏社会精神。因此,他提出“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的观点,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他把杜威的“教育就是生活”颠倒了一下,提出“生活就是教育”的主张,强调通过生活进行实实在在的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就是受好的教育…”生活教育教育的创立与成长分为四部分,一是晓庄师范之成长;二是阳光下的诗意生活;三是普及教育的小先锋;四是培养老百姓做主人。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他自己,把他的潜力充分的挖掘出来,把他的个性充分地张扬出来,而不是用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价,把本来具有多样化和无限可能性的人培养成单向度的人。希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抽点时间阅读这篇文章,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收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生活教育的创立与成长》有感 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小学 张涛 题记:开卷有益。昨天还自认为对《陶行知文集》中所述教...
    山水_f9a9阅读 328评论 0 1
  • 第一讲中国古代教育传统 一、古代学校萌芽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朝代学校类别目的内容五帝时代成均虞舜时代上庠、下庠《...
    乌云老思阅读 6,230评论 2 23
  • 《我们的信条》读后感 民国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中华教育改进社特约乡村学校在明陵小学开第一次联合研究会...
    e23071459333阅读 453评论 0 1
  • 杜威和陶行知深知教育对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他们都把教育和学校、社会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因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
    漫讀時光阅读 8,269评论 6 60
  •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背景: 我11年左右入市到现在,也差不多有4年时间,看过一些关于股票投资的书籍,对于巴菲特等股神的...
    瞎投资阅读 5,790评论 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