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徐徐,伴身晨曦,远远几声鸟鸣。春的一天开始,不温不火,恬静怡然,漫步其间,喜不自胜。随口则为诗,随笔则为赋,笑世间功名于春风之中,算了算了,还是去梦中赏春景,笑春风去吧!
1487年4月7日 王守仁札记
端坐于书房中,翻着让人作呕的《中庸》,旁边放着一篇刚写完的八股文。我的父亲为何就是状元?!他要不是状元,我就不用在这被逼着读四书五经了。我不想考进士,我想——我想做一名武将。可父亲不许,为什么不允许我成为徐达常遇春这样的人……一阵花香浮动,茜纱窗外,一抹桃红。
我站起来,向外走去。那棵桃树立于窗前,花香四溢,蜂蝶闻之迷醉,鸟雀闻之沉沦。
我呆住了,在这春风中,我似乎知道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了。
1487年4月8日 王华札记
“说得好!你终于认识到你错了。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你好好读书,考取功名,连中三元,则功成名就。”他终于认错了,这个逆子!
“不,父亲,我不想当武将了,但也不想考科举,我想做圣贤,成为朱熹那样的人。”
我一口老血即将喷出,抄起一本书就打了过去。冥顽不化的逆子!
1487年4月9日 王守仁札记
凭什么认定我就当不了圣贤?我就要当给父亲看,要格物致知,就从后园的竹子开始。
1487年4月9日 王华札记
“守仁,你在干什么?何不去看书?”
“父亲,我在格竹子怡寻天理。”
1507年4月5日 王守仁札记
我如此努力寻求真理,“去人欲,存天理”,为何多少年来却一事无成,还被迁到这地方做了驿长,举目四望,无亲无友,唯狼虫虎豹,贼寇匪盗于我同居,如今桃花又开,新竹又生,可我连格了几十年的竹子都未曾格出,莫非朱熹的“灭人欲,存天理”根本就是错了?对,朱熹就是错的,去人欲,非人也,而天理呢?天理即人欲,此二者生为一处才是。
春风拂面,荒山野岭中笑声阵阵,一颗顿悟的心,与世独立,笑傲春风。
1520年4月6日 王守仁札记
宁王意欲作乱。自洪都出发,宁王顺流而下,应天危在旦夕。我王守仁要兵无兵,要将无将,虽深信心学,却无兵卒一二,如何是好?春光纵美,春风纵好,然我已年过半百,须发皆白。遥想十三年前,身在贵州龙场,那时虽穷,却胜今朝之万倍。天理人欲,不可抗敌,知行合一,又能如何?
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札记
王守仁一生在世,未行何大事,死前得沐春风,死而无憾。
霎时,屋内东风拂面,桃花扑鼻,先生一笑,逝于卯时。死时东风止,朔风又起,彻骨冷冽,雪落九天。
——佳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