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己的焦点!
时常会拿不定主意,也不知道内心是有答案还是没有答案。有学友邀约一起去肯尼亚游学,我随口便答:好呀;亦或者答:先生去,我就去。但我想表达,如果今天我非常渴望去,还会这样回复吗?不一定!换句话讲,我内在不是特别想去。
为什么我不想去呢?我尝试着找找不想去的原因:
1. 去过迪拜游学,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内容,可能会有一点点新料加入;老师无数次的说过,去一次你什么也学不到,至少要随我去7次国外游学,才有好的显现。我又想起老师时常说过的话,很多商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会有很多的商业说词,也有很多套路。此刻,我也觉得至少去7次也是老师的商业套路。所以我不想去听同样的内容,虽然学费不用花钱了。
2. 听课,可以去悟很多道理;不听课,去行动,去生活,也可以悟很多道理。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服务生活,服务生命,我是否有时常把学来的那些应用于我的生活和工作,如果有,很好;如果没有,建议少学,多在生活中体验和磨练。
3. 去肯尼亚,可以看动物,可以玩,还可以学。请问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玩,还是学?还是一边玩一边学?我现在的内在是不确定的,如果只是去学,我感觉兴趣点不大,因为老师在炒冷饭,可能会增加一点新内容,也绝对会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做一些案例的分析和阐述,但是根本就不能在头脑层面刷新我的认知,拔高我的思维高度了。因为我都知道了。可能有人会说,那你知道了没用呀,你做不到!是的,问题的核心出来了,就是因为老师也只能在思维程度帮我们提升,他无法帮到我们去做到呀,这个就不是老师的特长,也不是老师需要做的了。这个行动和力量,要靠我们自己。记得,是我们自己,不是老师。好,如果只是去学习,我没兴趣的话。那就搬出来,我们可以一起玩呀。玩的话,我就没必要一定要这次去玩,我可以选择其他的时间,带着孩子去玩,没有必要被这个旅行团规定好固定的时间行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花钱去玩,自由安排。
4. 去肯尼亚,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一起玩。首先朋友不是说你和他一起学习过,一起玩过就会怎么怎么样,如果没有经常的互动和交流,就没有情感的连接。所以关健点不是你们是否一同游学,而是你们是否经常互动和交流,是否是共同拥有良好品质的人。所以,平时多和同学,朋友互动,交流,行动起来,比去旅游,游学的效果不会差。任何的事情,重在行动。
5. 跟紧老师的课程,紧密接触,智慧就会提升的快。这句话,我现在简直就认为是一句屁话。如果自己不用功不去实践,别说跟紧老师的课程了,就算你天天陪老师睡觉,也未必能提升半点智慧和心性。所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行动,知行合一!而不是靠泡课程,追老师,捧老师得来的。
接下来,再分析下,我为什么想要去肯尼亚游学呢?还是贪玩,逃避现实。总是在内心有一个梦想,多学点老师的智慧后,可能就会开悟,开悟后做事情就会得心应手,赚钱就会轻而易举。老师也是这么说的,同学也是这么说的。于是这个道理就好像是真的一样了。请问这是真的吗?以前我总是会劝我家先生去上课去学习。我的说辞都有哪些呢?如:磨刀不误砍柴工;你不要总是埋头苦干,要不时的去提升自己的智慧,拔高自己思想的高度;不要舍不得花这个钱,一边玩一边学,多好的事情呀,等等......... 当我的先生开始同意并愿意配合我的安排时,我自己开始动摇了。我发现,我就是想去玩而已,我就是想去靠近老师的带领而已;我就是想着逃避现实,就是想着外求智慧,我就是不愿意活在当下,不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而已。所以我真的需要时间和自己独处,我真的需要时间,想想自己真的想要什么,我真的需要勇气,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梦想而活。勇敢一点,不受他人的影响,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人的看法真的那么重要吗?他人的话语真的那么有力量吗?什么时候,我可以听自己的声音。什么时候,我可以时常和自己的内在在一起,找回内在的力量,而不是一味的外求呢???
所以,时刻觉察自己的心,回归自己的焦点。我想要什么?我不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