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班里都有几个成绩差的学生,老师们总是希望他们能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能在短期内把成绩提上去。对于这些学生,老师一般是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式来让他们感悟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确实有极个别学生在老师的感召下奋发向上,但大部分差生是在原地打转的。他们不知道怎样来提升自己。这些心灵鸡汤更像是麻醉剂,用魏老师的话来说是:“老师往往是想通过改变行为去改变态度,而不是通过改变态度去改变行为。”
学生需要的是具体的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信心,最后让学生看到希望,这一点很重要,在孩子的心目中,老师对他们是重视的,但这样做就可以了吗?孩子在补习的过程中,虽然成绩取得了进步,但他的内心深处还是自卑的,他没有骄傲的学科。换句话说就是,孩子需要一顶桂冠。
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数学、英语是很差的,特别是数学,从来不曾及格,但我的语文好,作文写得特别棒。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拿来当作范文宣读,这一点是让我觉得非常骄傲的事情。一直到参加工作,在工作中,由于我的文笔好,我由此获得了许多别人没有的机会,这些机会让我得到了锻炼,提升了我的读写能力。
孩子的桂冠是什么呢?可能是某门功课特别 好。可能是喜欢体育,可能是爱好舞蹈,爱好书法,爱好绘画。总之,学生有一门特长他们就会超级自信,脸上有了光彩。有特长的学生总是自信满满的,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即使失败了,也觉得很坦然。但有一种孩子,好像什么特长都没有,身上从上到下都找不到一点可取的东西。这样的学生往往是那种中层生居多,他们默默无闻,性格内向,不善言语,又不喜欢与人沟通,不喜欢集体活动,好像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一样,这样的孩子,我们做老师,应该为他们打造一顶属于他们自己的王冠。
辰辰同学是单亲家庭,从小跟着妈妈生活,妈妈为了维持生计,在工厂上班,晚上经常加班加点,很晚才回家。辰辰跟妈妈一天也见不上几面。有时见面也是在吃饭的时候,妈妈撂下一句话:“好好学习啊!”就急匆匆地走了。辰辰在家里很孤单,他家周围又没有小伙伴,看到其它小伙伴在玩游戏,他不敢上前去,他好想妈妈带他去外面玩一玩啊!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辰辰变得很内向,但学习挺认真,成绩总是不上不下,这令他很苦恼。每次课间,其它同学在开心地玩耍时,他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里,望着大家发呆。我观察他很久了,我想给他戴上一顶桂冠,让他的人生从此不一样。
班里要举行一次诗歌朗比赛,需要两位主持人(一男一女),女同学很快就确定了,但男同学试了几个都不满意。我跟辰辰说:”老师想让你来主持这次比赛,你愿意参加吗?“辰辰瞪大惊恐的眼睛明显感觉很意外,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老师,我考虑一下行吗?明天再跟您说。”听了辰辰的话,我知道这孩子有点动心了,我放心地去准备比赛的其它事情了。第二天一大早,辰辰来到我的办公室,大声地跟我说:“老师,我考虑好了,我想参加,我要改变自己!”看到辰辰那坚定的眼神,我朝他点了点头,给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在主持人的训练过程中,辰辰异常刻苦,一个晚上就把主持稿背熟了。我指导了一下他的声音和节奏,在比赛过程中,辰辰发挥出色,声音响亮,情感丰富,赢得了全班同学的阵阵掌声,在最后的总结中,我动情地说:“辰辰同学的表现令我们刮目相看,辰辰的闪亮,让我们看到了每个同学都拥有无限的可能性。辰辰用他的行动展现了他的能力,他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给自己戴上了一顶桂冠。”当我把“最佳小主持人”荣誉证书颁发给他时,我分明看到他眼睛里溢出了泪水,这是幸福的泪水,这是成功的泪水,这是成长的泪水。
在以后的几次活动中,辰辰都积极参加,而且表现相当出色,我想他内心是渴望擦亮自己的,在学校的阅读能力成果展示活动中,辰辰的主持获得“最棒主持人”奖,他还被推荐为学校元旦文艺汇演的主持人。辰辰变了,变得开朗起来了,见到同学、老师都会礼貌地打招呼,下课了,他也会跟同学一起开心地玩,开心地笑,那一串串童稚的笑声哟,在水照岭上飘荡、飘荡。
一直以来,在很多老师眼里,像辰辰这样的学生是属于“什么都不行”的孩子。他们没有特长,不被人关注,甚至被边缘化了。殊不知,他们小小的内心是渴望成长的,只要有人帮助他们、训练他们,给他们机会,他们也可以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头顶桂冠的孩子,脸上是有光的,其生命是有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