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似乎只是一转眼,新的学期又来了,我们即将踏上岗位,继续新的工作。五年级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孩子们已经进入小学高年级的门槛,思想和思维发展都有了新的变化,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也跟着增加,就我们学校来说,也要参加绵阳市的质量监测。因此,提高质量这个问题就显得迫在眉睫。
综合分析2021年春四五年级参加游仙统考的情况,就语文科目,我们发现,区内三所小学,前有遥遥领先的塘小,后有紧随其后的德小,我们处在一个相对尴尬的位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所学校,我校参考人数基数最大,四年级,塘小A优率达到了82.99%,我们是71.15%,,德小64.73%,及格率塘小和我们相近,德小100%,五年级塘小优生率87.50%,我们76.64%,德小71.68%。及格率塘小和我们相近,德小是100%。统观三校,我们虽然综合排名在区内为第二,但是塘小在优生率上碾压我们,塘小在及格率上完胜我们。我们的优生不够多,全年级还有11个人没及格,下学期将参加全市统考,参考人数是在籍人数,如何提高优生面,提高及格率,这两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其实,我们年级语文教师具有明显的结构优势,既有经验丰富、业绩突出的李晓丽、宁敏,杨春花老师,也有充满干劲、素质优秀的钟金丽、冯静、王金玉,黄晓娟老师,都是在职在编,比较稳定,平日里大家也比较团结,容易形成合力。学生虽然大部分来自城乡结合部,但是家长都相对年轻,思想灵活,对当下的社会现状和教育形势、以及学生发展都有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是有信心把质量提上去的。
当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用分数量化,但我们要明白,正常的分数背后其实是学生的素养在起关键作用。我们需要的是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来提高质量。
具体来说,我们语文质量组打算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进一步抓好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养成。哲学家罗素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之重要。孩子们的预习习惯、书写习惯、听课习惯、完成家庭作业习惯、纠错习惯,复习习惯,阅读习惯,遇到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老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对孩子着力培养。
一、教师从课前准备抓起。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解读文本,形成设计,制作好课件,也可以对选用的优秀课件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整合修改,形成自己的课堂脉络和结构。对准课程标准,对课堂重点、难点反复琢磨,最终找到突破之法。在双减之下,我们要致力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减作业量,这就要求教师静下心来思考作业如何做到精练,习题如何有代表性,在精不在多。二、抓实课堂,向课堂要质量。提高课堂组织能力,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我们要做到眼中有学生,以生为本,切实提高学生素养。精准定位课堂目标,自如调控课堂时间,综合运用各种奖惩机制,激发学生课堂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关注学生的方法习得和迁移训练。
三、落实作业批改。作业批改要及时,课堂作业争取课堂完成并当天订正,课后作业争取当天或者次日批改,周末作业尽量在周一批改,作文批改时间不要超过两天,并及时将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学生。测试批改时间不要超过两天,及时批改及时评讲,趁热打铁,达到让学生消化知识的目的。如果班级经济情况允许,配以相应的奖励措施,更加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抓好预习和复习环节。语文是一门重积累的学科,预习和复习显得尤为。可以结合每个老师的预习布置要求学生完成,并在这个过程中尽量纳入家长的监督,再辅之以老师的检查措施就更好了。每天的复习,周周复习,单元复习,期末复习等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进行及时的安排布置,并一定要抓实。
五、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形成家校合力。和家长本着互相尊重的前提,就孩子取得的成绩或者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最终达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目的。和家长交流多注意共情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切忌高高在上或者一味责怪,甚至推卸责任。
六、关于培优辅差的设想:
1、开学即制定好本班的培优辅差计划,做到心中有本账,认真备
好每一次培优辅差教案,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2、加强交流,了解差等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搞好家校沟通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见。
4、沟通思想,切实解决差等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5、坚持辅导工作,做好辅导工作的跟踪记载,及时调整辅导的方法与策略。
6.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结对帮教。
7.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秀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8.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俗话说“独行快,众行远”,我们既要有独树一帜、独占鳌头的优秀的班级成绩,更要有全员的足以迎接各种评比的年级乃至全校整体质量,做到全校一盘棋。新学期,希望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在学校教务处,教研组的统筹安排下,热爱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站在课堂的中央,站在我们的心中,遵循教育规律,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付出,运用我们的教育智慧,灌溉我们园中的花草,培养我们社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