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容易不自觉地就践行实用主义了,这是大多数人逃脱不开的宿命,就跟提前把剧本定义好了一样。
这就是成人活了很久之后由衷的发出的感概: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们的父母辈们更不用说了,拿着一辈子得来的经验,践行着比我们更厉害的实用主义。
所以这也是我非常非常不建议隔代带孩子的原因,带出来的孩子思维会固化到你害怕,
当然不是所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这样,只是大概率上会这样,你想一想你爸爸妈妈禁止你做多少事就可以了,他们带孩子一样会把这种限制放到你孩子身上,而且他们骨子里认为孩子更弱小,会保护的更好,限制更多。
可是这一切在当今的教育孩子身上是真的不可取的,因为在孩子眼里,他们还处在什么都充满了趣味,一切都皆有可能的时期里。
我们想象一下,当一个人眼中“一切皆有可能的时候”,这个人多数时候是个很成功的人。
所以说任何一个孩子都皆有可能。
那为什么有的人长大后什么都不能了呢
这就是在孩子满眼里皆是趣味皆有可能的时候,成人们套用自己的经验,把自己的实用主义运作到了孩子身上。
提前让孩子知道这个是不可能的,那个是不可能的,你不要去做。
很多父母会告诫我们说你不要去折腾,会失败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就不失败呢,因为他们相信可能,因为他们的父母也相信他们可能,而且他们的父母还见证了各种可能,因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