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当地组织了一场国际马拉松比赛,虽然是第一届,但准备的非常充分,后勤保障也很到位。
今天的天气也很给力,最高温度31度,而且还有阵阵凉风,可以说,非常适合跑步。
由于在家门口,少了舟车劳顿,又因为全马和半马报名费就差20元,于是我舔的脸报了个全马,想看看自己的极限,结果还是预料之中,跑了26公里,然后就退赛了。
虽然失败了,但还是有一些感受,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尤其对计划跑马的朋友,希望多少有些帮助。
一、尽可能提早一个小时左右到达赛场。
我是掐着点去的,结果相当被动。一方面封路,无形中要走很远;另一方面人太多了,走都走不动,半天找不到起跑的地方。匆匆忙忙去了赛场,对状态多少还是有些影响。
相反,如果早到一会,可以比较从容的拍几张照片,做做拉伸,调整下状态,甚至考虑下跑步时的节奏和时间分配,心里会有底很多。
这次比赛才五千人,大点的赛事动辄两三万人,早点过去赛场,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能跑多远,要靠毅力,更重要的靠平时的锻炼和积累。
我们常说,马拉松特别考验一个人的意志。个人感觉并不尽然,跑步,尤其跑马,这是个硬实力,是个实力活。
如果平时生活不规律,锻炼比较少,你真的就跑不动,跑不远。
毅力是思想层面的东西,但再想坚持,也需要身体的支持。
我就有很明显的感觉,这段时间生活不规律,休息不太好,跑的也比较少,整个身子就很重,跑了几公里,就气喘吁吁,后面全靠坚持。如果状态好的情况下,能连续跑二十公里,而今天十公里多点就开始走走跑跑。
如果有条件,如果有时间,也有意愿,建议大家平时多锻炼下,不局限在跑步,总之让身体动起来。
经常运动身体会比较轻,而且能和思想达成一致,想跑多远,只要距离差不多,身体就支持,就能跑多远;相反,自己想都不敢想,因为知道身体不允许。
三、跑步还是要循序渐进,不要托大。
这也是我这次跑步最大的一个教训,心存侥幸心理,没有足够的跑量,就想试一试全马。
其实平时是啥样,跑步时就是啥样,不会有什么奇迹,更不会开了什么外挂。
一个人的身体是最真实的,我们平时自律,常锻炼,身体自然就有劲;如果不爱惜身体,抽烟喝酒熬夜,时间长了,身体自然有反应。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比赛,第一次报了十公里,这次直接报全马,确实有点托大了。
刚才也说了,跑步是个硬实力,我们可能这一阵子坚持的很好,跑量也上去了,跑速也上去了,于是觉得自己不含糊了,就想整个大的。
其实,这可能只是一个阶段,过几天,坚持的不好,一下就跑不了长距离了,等比赛前几天,喝酒打牌熬夜,整个人马上就不好了。
所以个人感觉,对多数人来说,重心还是应该放在平时的坚持上,把日常的跑量保证了;每个月拉一到两次长距离,状态稳定了,再考虑全马。
四、全马真的不是单纯的两个半马。
以前也听别人说过,全马非常难跑,不是简单的两个半马,需要平时足够多的锻炼和超强的毅力。
但我也听别人说过,谁谁50多岁了,跑步半年,直接四个半小时征服全马,够励志,于是心里也有了想法,别人能行,自己为啥不能试试。
我却忘了一点,多少50岁的人里,才出了这么一个。对没有运动天赋,更没有足够坚持的我来说,起码从目前看,全马暂时还无法逾越。
这就是现实,有人行,不代表所有人都行;别人做到了,自己还真就做不到。
其实,想想原因也正常,我们只看了个开头和结果,别人付出多少,我们不知道,有时也不想知道,因为我们只关注结果,只想要这样的结果。
所以,想相对有把握的跑完全马,需要付出很多,汗水得流在平时;单纯靠毅力,靠冲劲,希望相对渺茫,我就是最好的例子。
五、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一定要有自己的节奏,多远距离,用多长时间,心中有个大数,不要随便跟着别人跑,很容易后面没了体力。
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心率和大脑,如果心率过快,或者大脑慢慢空白,千万先停下来,不要单纯的想着坚持。
坚持是对有实力的人说的,如果差的太远,拿什么坚持,身体是自己的,不要老想着面子里子,要考虑身体实际负荷能力。
一定要看路线标识牌,我可能是今天唯一跑错路线的人。这样的低级错误你都难以想象,同样,我也认为不可能,但就是发生了,原因就是大脑那会儿基本不转了,所以不能以平时的智商来判断那时的能力。
去年南京国际马拉松,大家集体跑错路线,结果蒙古一哥们捡了个第一。所以,人多,也不一定就能避免这样的低级失误。
个人感觉,对多数人来说,跑步是有好处的,坚持做件事情,也是有意义,有收获的。
至于能跑多远,能跑多快,个体差异很大,慢慢来,先从爱好做起,先从动起来做起。
第一次跑全马,虽然完败,但还是很开心,还是有不少收获。至于以后,还是要踏踏实实跑,把生活过得规律些,把功夫用在平时,有机会先报个半马;全马先作为个梦想吧,真有一天足够坚持了,足够有实力了,再想着去实现。
end。谢谢阅读,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