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莫言,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他的成就或是他文学作品中最突出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但于我而言,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那片漫无边际的红高粱,是那片发生了无数故事,滋生着野性与原欲的红色土地。
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色彩词,在文学中的运用更是自古有之。纵观莫言到目前为止的所有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对色彩词的偏爱。
在莫言的笔下,色彩词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各种颜色和谐相处,神奇变幻,形成了一个富有神奇意蕴的文字世界。
1 描绘自然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色彩描写,用浓烈而明亮的颜色给普通景物染上奇异的光环,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大自然别具一格的生命力。
1.1 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1)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
(2)夜色灰葡萄,金风串河道,宝蓝色的天空深邃无边,绿色的星辰格外明亮。
(3)她们走上弯弯曲曲的墨水河堤,顾不上看堤坡上盛开着的黄花和堤外密密匝匝的血红高粱,一个劲地往东赶。
摘自《红高粱家族》
莫言以“瓦蓝”、“紫红”、“金”、“宝蓝色”、“绿色”、“黄”、“血红”等亮色为主,使环境的颜色鲜明、突出,展现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凸显了蓬勃的生命力,也展现了一幅形象生动的农村自然景物的画面。
1.2 营造氛围,身临其境
(4)东北天空抖着一个血红的闪光,一道残缺的杏黄色阳光,从浓云中,嘶叫着射向道路。
摘自《红高粱家族》
“血红”、“杏黄”是光谱上两种辨识度极强的艳色,“抖着”、“嘶叫着”又用了拟人的手法,强烈极大地冲击了读者的感官,暗示着即将展开的血腥战役。
(5)父亲发现,被红高粱夹持的公路上,有四个深绿色的甲虫状的怪物,无声无息地爬过来了。
摘自《红高粱家族》
这里写的日本汽车到来时的情景,通过“深绿色”与“红高粱”的颜色对比,用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了一种诡异的气氛,使读者的心理产生莫名的紧张感。
(6)一轮巨大的水淋淋的鲜红月亮从村东北暮色苍茫的原野上升起来时,村子里弥漫的烟雾愈加浓重,并且似乎都染上了月亮那样凄艳的红色。
摘自《枯河》
“鲜红”的月亮给人一种惨淡的感觉,显示出主人公小虎的死亡使周围的一切蒙上了血色的悲哀,预示作品凄然的悲剧性结局。
2 塑造形象
莫言在《红高粱家族》中赋予了色彩词以主观情感,让抽象的感情变成具体可感的颜色,再借助它们来描写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理。这样,不仅能让读者通过色彩词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理,更能引发读者的联想,从而产生与作者相通的感受。
2.1 塑造人物形象
(7)看一眼陷在沉重粘腻中的姑娘们:蓝幽幽的光芒中,她们帽子蓝幽幽,口罩蓝幽幽,看不到她们脸上的表情,只能看到她们金黄色的神秘的眼、粉红色的耳朵、和那些像鲜红菊花瓣儿一样点点划划舞动着的手指。
摘自《白棉花》
通过“蓝幽幽”、“粉红”、“金黄”、“鲜红”这些颜色,描绘姑娘们的肖像,塑造了特定社会背景下,被压抑的女性形象。
(8)二奶奶便昏倒在地,口角挂着白沫,遍体汗水,面如金纸。
(9)她在一个暗红色的充满色欲与死亡的诱惑的泥潭里挣扎,沉下去,浮起来,刚刚浮起来,又马上沉下去。
(10)二奶奶拼尽全力嚎叫了一声,她想奋身起跃,但身体已经死了,她眼前一片黄光闪过紧接着出现绿光,最后,漆黑的潮水淹没了她。
摘自《红高粱家族》
(8)至(10)是对二奶奶为保护女儿的描写。曾经让她恐惧不已的那段与黄鼠狼相遇的经历仿佛重现,黄鼠狼幻化成了日本军,把二奶奶吓得口出“白沫”,面色“蜡黄”,但作为母亲,母性的本能让她为了保护女儿,奋不顾身地在色欲与死亡的泥潭挣扎,却最终被女儿死亡所带来的“漆黑”淹没。作者在此塑造了二奶奶光辉的母性形象,让人肃然起敬。
相比于刻画外在真实的农民,莫言更注重塑造灵魂真实的农民形象。二奶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临突如其来的战争,从最初的生理恐惧到后来自我毁灭式的强烈反抗,表现了他们用热血和牺牲捍卫尊严的悲壮。莫言对于普通农民在战争来临时的心态描写与自发反抗式的描写,是惊人而深刻的。
2.2 展现内心世界
(11)王文义幽蓝色的惊惧不安的眼睛里,飞迸出几点感激与委屈。
(12)吃拤饼的人眼里跳出绿火花,一行行雪白的清明汗水从他脸上惊惶地流出来。
摘自《红高粱家族》
例(11)、(12)是对眼光的描写,“幽蓝色”表现王文义内心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惶恐和对余占鳌权威的不安。“绿火花”表现吃拤饼的人内心的惊恐,从“雪白的”汗水也可以直接看出他对自己当时处境的害怕。
(13)中年女犯人点点头,两只灰色的大眼睛里突然有两颗黄泪珠子滚下来。
摘自《天堂蒜薹之歌》
女犯人听到四婶关心的话语,想到自己死去的孩子,不由得悲从中来。“灰色”和“黄色”的混合,带着暗沉、忧伤的感觉,两种颜色生动地展现了女犯人的内心世界。
3 超常运用
通过对事物、景象超出常规的色彩搭配,抒发作者的情感,表达作者的内心。此时,作者对于色彩的运用早已超越了对色彩的对比、渲染的简单描写,而是通过超常规虚用和通感的手法,让小说呈现出一种深刻的意蕴。
3.1 展现亦真亦幻的文学世界
(14)老百姓挤得身脚难动,只能看着铁板会员们卧倒在路,只能看着那些白木把子手榴弹颤抖着,嘶叫着,施放出深蓝色的死亡恐怖。
摘自《红高粱家族》
“黑色”的狂风变幻不定,预示着奶奶即将要嫁给单氏的经历是恐怖险恶的,但奶奶却从余占鳌勇战匪人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心中亢奋,“黑色”从侧面反衬了奶奶对未来的生活越发坚定。
(15)泛着青幽幽蓝幽幽的铁毡子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像一个太阳梨,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像金色的羊毛。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的金色外壳里包孕着活泼的银色的液体。
摘自《透明的红萝卜》
那个“金色”的红萝卜,留着“银色”的液体,泛着奇异的光芒,象征着黑孩的希望和憧憬。作者用这样一个美好的事物与残酷的现实产生强烈的对比,展现出真实与虚幻相结合的文学世界。
3.2 营造超感觉的美学世界
(16)刘大号对着天空吹喇叭,暗红色的声音碰得高粱棵子索索打抖。
摘自《红高粱家族》
这是乡亲们与日本军作战的场景,“暗红色”带有沉重、喑哑的感觉,用它来形容声音,把听觉感受转移成颜色的视觉感受,进一步表现激烈无比的战争现场,营造悲壮的氛围,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当时战争所造成的流血牺牲的惨烈。
(17)他拄着长枪,再也不捣动……颤抖着、悠长的“娘”像一团扇般大的深红色蝴蝶——蝴蝶双翅上生满极端对称的金黄色的斑点——一起一伏地向西南方飞去。
摘自《红高粱家族》
作者将声音染上了“深红”、“金黄”的色彩,使声音具体化、视觉化,这只色彩鲜艳的蝴蝶既是豆官对母亲离去的不舍的声音的象征,也是“我奶奶”去世后的化身。莫言利用色彩词的超常虚用构成的修辞格,借联想使感觉转移,让读者的多种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彼此交错沟通,不仅打破了文学语言的局限,还加强了艺术作品的表现效果。
除此之外,莫言与其他使用色彩词的作家不同还在于,他小说中的色彩词已不仅仅是一种点缀、一种修饰,更多的是小说主题的象征及创作风格的脉络。
如《红高粱家族》中的“红色”,它除了代表着高粱外在的形象颜色,代表着战争革命流血牺牲的惨烈,是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更代表着民族生命力的无限蓬勃,是生命的图腾。“红色”贯穿全文,揭示了莫言对原始野性、质朴强悍的生命力的赞美,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生命意识。
再如《透明的红萝卜》,那个晶莹透亮的红萝卜是诗意的意象,让全篇都泛着金色的光芒,这种童话式的描写,对色彩的突出,让小说呈现出一个色彩纷呈的世界。
莫言用带着温暖与虚幻的笔调,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既陌生又熟悉、既神奇又真实的感觉世界。这些色彩词一方面唤起了读者内心新奇的感觉体验,另一方面也对揭示作品的主旨,彰显作品的主题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如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