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二】感想
对于道,其实是很难以用言语来述说的,无论用言语怎么来描述,都不是那本体,除非是实在的体验到。所以即便是得道的人,也只能去描述说如何来得道,或者去描述道的一部分的内容,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全部。如果要认识大道,就需要把自己的私欲之门关闭上,这样万物也都合而为一,都是道的某一部分。也因此悟到了大道之后,也就没有亲疏、利害、贵贱的分别心了,一切都是统一的。
【三】提问
1、对于道的描述?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那些已经得道的人,他们虽然已经证悟大道,但还是没有办法去描述道,道是无所不包的整体,这个整体是根本没有办法用言语来描述的,所有的那些描述都只是道的很浅显的一部分。那些觉得可以用言语来描述道的,所描述的永远都只是道的一部分的东西,甚至还有可能是错误的描述。而老子在第一章说道可道,道可以被描述,可以用言语来描述一部分,但却没有办法来完整的描述。
在修行中,需要老师的教授,教授也是要用言语来表达。这个时候言语的作用就是方向的指引,告诉弟子应该要前往去到哪里。虽然没有办法告诉说实相是什么,但是却可以告诉说要怎么样来证悟实相。
2、混而为一?
在这里老子也说了悟道的方法,塞其兑,闭其门,这样关闭个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也就可以回归于大道,去体悟大道。这样再来看世间万物的时候,也都可以从本质来看待,这样万事万物根本上都是玄同的。既然已经混而为一,也就是从一来看待这些的区别。
3、统一的来看待?
这样统一的来看待的时候,也就不再有亲疏、利害、贵贱的区别,而这些都是常人会分别的来看待,没有办法去统一的看待。这种已经是对于整体有着更为深刻的认知。这样其实到了这里,自己觉得这一章也是在讲太极,因为就是去统一的来看待各种事物,而且已经达到了玄同的认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