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月儿像小尾巴一样随着我到客厅、卧室、餐厅和卫生间。我刷牙,月儿也爬上梯凳,拿起牙刷在嘴里来回捣鼓,顺带欢畅地玩一次水;我擦脸,月儿也把化妆水倒手心往脸上拍。我坐下来吃早饭,月儿爬上凳子坐我身旁,“妈妈吃。”,体贴地把鱼往我面前推一推。饭后,收拾妥帖,我提起包准备出门,抱起月儿亲昵一下,月儿便说:“妈妈,早点回来哦!安全。”,接着又补一句,“注意安全哦!”
傍晚,叮咚按响门铃,立刻听到家里传来一阵欢呼雀跃,月儿大叫道:“妈妈回来咯!”我三步并两步跨进家门,开心地回应道,“我回来啦!hi,宝贝们”。月儿报以十二分热情地和我“hi”,小脸乐开了花,飞快地跑到鞋架边拿来红色的拖鞋放在我面前,“妈妈穿。”看着灵动欢快的孩子,我的内心充满平和与喜乐,俯身抱起月儿走向大女儿圆圆。
前年,三十七岁的我时隔十年后再次得到上天的怜爱,又有了一个宝贝女儿。十年前,自己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时,大女儿圆圆降临了。那时,初入职场,为了站稳脚跟,经常加班加点,周末忙着自己充电,孩子基本扔给了爷爷奶奶。偶尔和她在一起时,就希望她别哭,别闹,别烦我。十年,如雨后春笋般,圆圆已经长成1米6的小大人,时常因为一句话和我赌气,认为我不懂她。去年偶然一个晚上,在我们的独处时光中,我听到了她内心的声音,蒙蔽的我被女儿惊醒了,同时庆幸她愿意向我吐露心声。那夜,看着左边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孩;右边一个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小姑娘,我失眠了。事业的成功和孩子的成长孰轻孰重?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何况曾经投入了无数心血,引以为傲的事业似乎建立在一堆沙砾之上,正在摇摇欲坠。此后一段时间,我一遍遍拷问自己,不断和正在创业路上艰难跋涉的汤Sir探讨,最终做出了决定,找寻自己曾经的教育梦想,于是从2018年1月23日开始,我踏上了学习家庭教育之路。
近半年来我走进了蒙特梭利、全脑教养、正面管教的课堂。推开一扇窗,为自己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的世界。蒙特梭利解密了孩童的秘密,小婴儿从呱呱落地的那刻起,她就有了精神世界,除了吃喝拉撒睡的生理需求外,重要的是她有其心理需求。哭是小婴儿向妈妈表达需求的唯一方式,妈妈的气息、味道、声音和抚摸都是在回应孩子,向孩子传达爱的信号,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大脑是人之所以谓之人的重要标志。大脑里的神经元居然多得和银河系里的星星一样,数也数过来。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就是在不断促进孩子的神经元连接,塑造孩子的大脑结构,孩子的无数潜能在父母朝夕养育下被一点点激发。掌握了原理性知识后,再学习既不溺爱孩子又不控制,温柔而坚定地和孩子相处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各项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能力。层层递进,深入学习,我意识到人在大脑理智的时候,深知语言暴力或行为暴力可能带来负面作用,尚可使用优秀的沟通和教育方法。然而一旦情绪失控后,统统被抛掷脑后,做出懊恼内疚的事情,只为发泄一通。时常会被别人的一句话立刻打回原形,如同张德芬所说,身上都是钩子,别人随便扔来一个绳子就挂住了。
反思分析,育儿得先育己。为什么我会有不良的情绪,为什么我会发火,搭载时光机重回童年,拾起记忆的碎片,拥抱自己内在的小孩,给予自己童年缺失的心理营养,同时体谅父母。确如曹老师所言“妈妈通透,孩子健康。”前一阵读了毕淑敏老师的《心灵七游戏》,利用陪圆圆上课的近三个小时,做了这七项游戏,和自己进行一场真诚的对话,聆听内心真实的声音,写下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在乎的五样,描绘“现在的我”、“别人眼中的我”以及“理想的我”,画出我的生命线。短短的几个小时内,我匆匆模拟走了一遭人生。在生命线上,我12岁以前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浓墨重彩,空白很多;从20岁开始,感觉纸张愈发局促,写不下了;40岁到60岁有影响我一生的事情在等着我去做;写到60岁,我的心有点怕,手有些抖,60岁的我是什么模样?孩子在何处,她们快乐幸福吗?父母还健在吗?最后写到80、90、100,扪心自问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或许从来没有如此认真地去认知、剖析、展望。这样一次触及灵魂的旅程,我从开始的淡定,爬升时的压抑,中途成长的喜悦、衰老离别的紧张、到最后那刻的平静。做这个游戏,不为过去遗憾,不为将来惆怅,只为更好地活在当下,笃定地朝目标进发。
这两天我梳理了半年来的五本学习笔记,深知学习探索之旅才刚刚开启,我想我会随着孩子们一起重温童年和少年,让她们帮我遇见最好的自己,做回我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