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有个朋友来找我做职业咨询,说自己厌倦了工作却又不敢辞职,想去做零工体验生活却又嫌工资少,问我怎么办?
我有些意外,朋友三个月之前才刚换到这家公司,工资还增长了30%。这份工作对朋友来说,提供了基础的生活保障,但他直言自己并不快乐。归根结底,对于“工作”这个事,他想得太多,干得太少。
很多人被问到“为什么要工作?”回答是为了赚钱——这就是相当一部分劳动者的工作观。
把工作视作剥夺人性的苦役。甚至很多人干脆不就业,直接在父母的庇护下混日子。用不愿工作,又不得不干的这种心态去生活的我们,职场能光明,人生能有价值吗?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在他的著作《干法》中,直接指出:理解工作的意义,全身心投入工作,你才能拥有成功的事业,幸福的人生。
稻盛和夫在年轻时,为了研发技术抱着产品睡觉,先后创办了2个世界500强公司,后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日本航空,是当之无愧的实干派。本书不仅总结了他本人70多年的工作经验,更是分享了已被多家企业成功实践的稻盛“劳动观”、“工作观”。
本书适合那些不知道为何而工作,觉得人生虚无的年轻人;也适合热爱工作,但不知道如何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职场老将。每一个在劳动的我们,都可以看一看。
那这个影响了全世界企业经营的人,他所弘扬的“干法”是什么?接下来从三个方面阐述。
一、 “干”的意义
工作之于平凡人,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的父亲,从我小时候到现在,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傍晚回来,一年只在春节休息。几十年间只从事这一项工作,又苦又累,不厌其烦。
我常常问他这样长时间工作不辛苦吗?他说很辛苦,不过因为投入工作时的那份充实和快乐,使他承受和克服了这种种的劳苦。他坚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他的命运。
在这样的过程中,凭借“工作是为自己而干”这个信念,父亲提高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建立了自己的事业,也孕育了厚重的人格。
如同《干法》中提到“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工作的意义是能够磨砺自己的灵魂,提升心志,铸就美好的心灵。
当你想的太多,就去干,始终铭记:“劳动”是“医治百病的良药”,克服人生磨难,获得命运转机。
二、如何正确地“干”?
尽管明白了工作的意义,但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正确的“干法”是什么?《干法》中提到了5个建议。
1、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
许多年轻人喜欢抱怨自己找不到喜欢的工作。和他们一样,稻盛和夫在书中提到,刚毕业时,想去的公司不肯录用他,所以不得已才就职于松风工业。
中途,好几次想辞职转行但是没成功。于是,他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埋头到工作中去”。稻盛用亲身经验告诉我们,即时做不到很快地热爱工作,但至少可以排除“厌恶工作”这种负面的情绪。
刚开始很可能是强迫自己去做,慢慢地就会积极主动,在一点一滴的付出中,你会开始享受工作上的快乐,甚至迷恋工作,不知不觉,就成为了一个“自燃型”的人,乐于付出和承担。
《小王子》里说“正是你花费在玫瑰上的时间,才使得你的玫瑰花珍贵无比 ”,是的,正是你花在这份工作上的投入,让你的工作价值无与伦比。
如果你从来不去实际投入,只是思考你喜欢不喜欢,那很可能你找到了你所谓的喜欢,过一段时间也会以“不喜欢而辞职”的结局收场。
2、以“高目标”为动力,将目标融入到潜意识
稻盛和夫在书中反复提到目标的重要性,“要成为日本第一的企业”是促使他个人和组织进步的最大动力。经营企业就像经营自我一样,只有敢于树立目标,有这样强烈的愿望,就能千方百计地去寻找具体的方法。
废寝忘食,念念不忘,反复思考,做到了整日只想这一件事情,这样的愿望就会渐渐渗透到“潜意识”中。
所谓“潜意识”,其实就大家说的“下意识”。这种意识平时一般不出头,但特殊时刻却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车技高到一定程度时,开车就不再是机械运动了,而是潜意识。很多艺术家说的“灵感乍现”,其实也是“潜意识”。
如果将目标注入潜意识,那你所有的行为都将把你带上梦想的实现之路。
3、坚持就是力量,抓紧今天这一天
看似不平凡、不起眼的工作,却能坚韧不拔地去做,这种“持续的力量”才是事业成功的最重要基时。埃及的金字塔就是由许许多多无名氏,通过艰苦的地道作业堆砌而成。
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稻盛和夫任用过各种各样的人才,比起“聪明伶俐”的人,一起笨人,反而显得尤为可贵。因为他们一旦树立目标,从不会半途而废,建立起长期计划,一步一步去执行,最后反而收获聪明人向往的成功。
一方面是“埋头苦干”的决心,另一方面是“定能成功”的确信,这种态度称之为:与宇宙一直想协调。
4、追求“完美主义”,势必出色完成工作
《干法》中写到,稻盛和夫要求他的员工,不管多么细小的工作,都要投入100%的认真完成,必须贯彻“完美主义”。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哪怕99%都很顺利,但只要最后的1%因疏忽而出了问题,那么前面所有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要求每天的工作都要追求“完美”,这很苛刻,也很困难。然而恰恰是这来之不易的坚持,让他的企业有别于其他企业,从而始终保持着非常高的行业地位。
同为职场人,如果我们对自己手头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全力以赴,用自己的最高水平去完成,那每一个任务,都是锻炼的机会,而非日复一日的琐碎重复。
要确信自己一定要做到“已经最好,好得不能不能再好了”,这种“完美主义”是企望在职业,甚至在人生中不断登峰造极的人必备的信念。
5、保持前进,每天都要钻研创新
我们中很多人的人生都是标配型——别人如何我如何,在职场中同样如此。书中却倡导你要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职场人要敢于在别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观点、新的思路、 新的方法。
20世界英国启蒙思想家詹姆斯·埃伦在他的著作《原因与结果的法则》一书中,精彩表述了这个观点:“心地肮脏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涉足的领域,心地纯洁的人随意踏入就轻易获胜,这样的事例并鲜见。原因是,心灵纯洁的人总是气定神闲,他们总是以更为明确、更强有力的目的和意识来引导自己能量发挥的方向。”
三、应用“干法”成就人生
和其他的书不同的是,《干法》不能被简单地误读为“只要埋头苦干,经年累月就能成功”的鸡汤说教,,它是“不能放弃对自我的人生责任”的信念。
如果说,读了上面的文字,你还不太理解稻盛和夫倡导的“干法”,那就记住下面这个公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 x 热情 x 能力
“能力”——是指智慧、运动神经或者健康等,这是漫长人生中的一笔重要的财富。这种可称之为天赋之力的“能力”。从“0分”到“100分”,一般人相差无几。
“热情”——也可称之为“努力”,若缺乏干劲、霸气、懒散到充满火焰般热情拼命的人,从“0分”到“100分”差别较大。热情可有自己意志决定。
“思维方式”——这个部分最为重要,分值从“-100分”到“100分”,变化幅度很大。不厌辛苦、愿为他人的人,就是正值;怨天尤人、自私残忍的人就是负值。如果持有负面思维方式,用上面的算法一算,就会给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
稻盛和夫用自己70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这个公式,并不得实践验证和修正。应用这个公司我们可以过去幸福成功的人生。
如果下次你还在问这样的问题:
“像自己这样平凡的人,如果想要度过一个美好的人生,究竟需要什么条件呢?”
"为什么有的人人生和工作都很顺利,有的人
稻盛和夫的《干法》或许能帮你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