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当你回首往事时,碌碌无为或砥砺进取似乎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享受每时每刻的精彩。
生老病死,亦有无穷魅力。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当我们与一位陌生的老者擦肩而过,无论是大妈还是大爷,虽然因从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灌输让你表面上尊敬他们,但其实你内心可能有一点点鄙视他们,嫌弃他们,潜意识认为他们是老的、旧的,老旧就意味着过时、落后甚至粗俗,就像看待旧衣服,认为他们是“脏”的。这是因为你以为自己到他们的年纪还有好久好久,你的想法就像小朋友看待你和他们之间的差距一样,殊不知时间真的是一转眼,一转眼你就不再是小朋友了,一转眼你就不再是小朋友眼中的哥哥或姐姐了,而是变成了叔叔或阿姨。你看吧,从出生到现在,稍微回忆一下,就像快进无数倍的电影,一晃而过。所以,等我们到他们那个你以为很遥远很厌恶的年纪,也是转眼而已。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位老人,那是自然规律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经的历程。其实每个年纪每个年龄段都有它独有的魅力,你可以有孩童的童贞无邪,有青年的无畏逐梦,有壮年的奋勇拼搏,有中年的成熟稳重,有老年的看破红尘。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只要享受在那个年龄段该有的精彩,享受自我,怡然自得,等到回忆时不会感觉还没有开始就马上结束就行了。这让我想到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当你经历了无情的悲欢离合,自然会有一种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淡然与闲适。
生命虽短,但可重于泰山。古人的智慧在于他们能清楚明白自己的价值与定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为汉室倾注了心血;“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的才华撑起了他的狂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找到了心中的世外桃源;而科技发达,技术进步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找到自己的发光发热点,实现自己的价值。环卫工人的起早贪黑换来城市的干净整洁,快递小哥的马不停蹄带来购物的方便快捷;交通警察的日夜坚守换来车辆的安全出行。无论多么平凡的岗位上只要有了尽职尽责的坚持,都会显得不平凡。这些为了实现自己价值的劳动者都值得尊敬,他们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他们的生命凸显了不一般的重量。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关键在于是否敢于开始奋斗。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实现生命的价值,只要敢于开始,任何时候都不会太晚。
停止抱怨现在的困境,享受生命赐予的每时每刻的感动,并努力活成你想的样子,那么最终的回忆不再是快进,而是一幕幕精彩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