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成员心得体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已经离不开网络。据调查,当代大学生人人都会使用校园网络,而校园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也依赖于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和运用。然而,普通高校的校园网使用人数如此之多,使用范围如此之广,既是学生又是消费者的我们,真正享受到了价格所超值的服务吗?那么,当我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时会有人还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发声呢?这些问题都是此次活动要了解的内容。
随着活动的进行,我们逐步了解到,大部分的人都对校园网络有或多或少的意见,我们发现以下校园网络缺陷:网速慢,网络稳定性不高,校园网收费较贵。通过一系列采访调查,我们发现网速问题各有不同,在教师办公室的网络普遍比学生寝室的网络速度要快;网络速度较慢的问题往往出现在周日,即校园空闲、网络使用黄金时段。关于校园网络稳定性问题,白天与晚上网络稳定性情况有差异;校园周围施工和建筑维修等工程对网络稳定性影响大;
而网络收费问题,更令消费者怨声载道,因一个月收费40元,而相较别的学校来说,价格昂贵,且性价比不高。
身为二师学子,两年来我也见证了校园网的更新换代升级过程。我进校使用的校园网是不能够连接路由器的,但可以连接电脑再由电脑分享网络给其他设备。这种方式虽然对电脑要求较高,不同系统不同功能的电脑在打开热点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且对电脑影响较大,但电脑连接的其他设备数量不限;而在现在新一代的校园网中,新增连接路由器功能却限制一台电脑只可连接一台设备。这个问题导致大量学生开始转向移动电信或联通经销商,学生的权利和保护更加得不到保障。采访期间,我们曾经尝试与校内校园网中心工作人员沟通,但他们拒绝一切形式的采访,因此,很多事情的内幕我们无从得知。从另一方面来讲,学生们虽然对校园网并不十分满意,但对投诉方法,投诉部门一无所知,很少试着利用一些合法手段去维护自己的权利,因为大家都不以为然,或者是认为自己力量弱小,不敢尝试。
辩证地来说,校园网虽然性价比与学生期待的或者是同他们自己宣传的差距较大,但由于学校人数众多,而周边不可控因素较多,所以有时候需要双方的换位思考。身为大学生,必要的维权意识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对劣质消费产品置之不理,那么最终校园网络无法优化升级,我们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学校的校园网,无疑也是学校服务与经济产业的一部分,但他们高高在上,拒绝一切采访的态度让人心寒,即便是回答简单的用户小问题与小疑问,他们持续如此高冷与不屑关心消费者的态度,校园网络前途又何在?学生又改何去何从?未知都会交付时间来回答,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