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几天断断续续看了《死亡诗社》,后半段看的泪流满面,陈先生关切的问我怎么了,怎么哭的“梨花带雨”的。
我哽咽说不出话。
待情绪平复后,我向陈先生讲述了这个触动我的情节。
威尔顿中学,是一个培养名校毕业生的传统老校,历来以专制、按部就班的教学风格闻名。一个有创新与突破精神的英语老师基汀鼓励孩子们“抓住光阴”,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要追求自己所爱。
内尔,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男孩,父亲对他的教育专制且跋扈,期望他以后成为一名医生。
内尔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因基汀老师的影响而出现了变化。他勇敢的追求自己喜欢的戏剧表演,并且积极排练抓住了《仲夏夜之梦》男主角的演出机会。
他知道父亲不会同意,于是在朋友的建议下找基汀老师寻求帮助的。基汀告诉他要勇敢的和父亲交流,告诉父亲自己对戏剧的热爱。
可是,事与愿违,内尔的父亲严词拒绝了他的参演请求并且嘱咐内尔按照他设定的路线过人生,不能偏离轨道。
内尔,一个已经看到光的人,不会再想回到过去的黑暗。
他太热爱戏剧表演带给自己的激情与生命的色彩,还是瞒着父亲参演了剧目。
结果,惨遭父亲从剧院押解回家并受到严厉的训斥。
你知道的,一个专制的父亲会说什么话呢?
“你要退出现在的学校,去上另一所军事化管理的学校,以后要成为一名医生。”
“你现在已经很幸福了,我们那时候哪有这样的机会。”
“你必须听我们的,都是为了你好。”
夜深了,内尔的父母休息了。
当我看到小说里“内尔的父亲听到楼下一声闷响”,我心想内尔不会做傻事了吧,心里喊着“不会吧,不要啊”,我甚至不敢继续读下去。
当我看到内尔躺在地板上,惨白的手,鲜红的血。
那一刻,我如鲠在喉,泪水止不住的流。
内尔在当晚走入父亲的书房,用抽屉的左轮手枪结束了生命。
父亲歇斯底里地悲鸣,母亲当场瘫倒在地。
就像内尔的同学所说“内尔不是自杀,他是被自己的父亲所杀”。
逼迫,专制,控制,是对人心灵最大的惩罚,强度之大甚至高过身体惩罚的伤害。
内尔,一个无自由毋宁死的男孩,让我流泪。
2
不记得什么时候,看过一个日本电影,里面同样类似的情节。
一个男孩的父母都是律师,期望孩子也能继承衣钵。但是男孩正是叛逆期,为了反抗而反抗,不学习,吊儿郎当。
父母把他送到补习机构学习。补习机构有一位很有名的老师,他帮助过很多学生考上好大学,不过他和传统的填鸭式、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不同,他采用的是“因材施教”法,他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
他和这个男孩聊天发现男孩就是为了反抗父亲的权威才不学习的。
于是,他对男孩说:“我有一个打败你父亲的秘诀,你想不想知道。”
男孩本来对这个老师很不恭敬,想着他是父亲的帮凶,不过听老师这么说,迅速就将老师变成了自己的同盟,很兴奋的问老师如何能打败父亲。
老师说:“你父亲不是让你当律师吗?你不学习并不能打败他,反而会让他觉得你很不男人。你现在好好学习,考上他让你考的学校,拿下他让你拿的学位,然后你走到他面前把学位扔到他脸上,然后告诉他,我能办到,但是我就是不当律师。这样做,会让你父亲在得逞的心态下瞬间崩溃。”
男孩非常开心的接受了这个“打败父亲的绝招”,开始认真学习,等着胜利的那一天。
我们老家有一句老土话,孩子就是顺毛驴,一定要顺着捋,不然容易尥(liao)蹶子。
一句糙话但是却蕴含着精深的道理。顺,不是放任,是养育方式符合孩子的个性,尊重,接纳,平等。
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想去彰显自我意识,我们作为引导者到底是以什么态度来看待孩子的独特性的,又是采用什么样的行为来对待孩子的独特呢?
我们常说孩子叛逆,到底是孩子叛逆,还是我们以自己的标准框着孩子不允许孩子脱离轨道所以觉得孩子叛逆呢?
愿每个父母都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都能用爱养育孩子。
PS:喜欢就分享,支持就点赞。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快来鼓励我吧!
由“良耳说”原创,如需转载,请登录新榜网站版权频道
作者:良耳
山东妹子在北京,北师大教育学硕士毕业,一直走在儿童早期教育和心灵成长的路上,愿意和你分享聊一聊养育,说一说成长,谈一谈禅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