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的人和与情绪隔离的人都是情商有缺陷的人。过度敏感的人往往会被情绪控制,心理学用“吞没”来形容这样的人,当情绪来时,只有情绪,没有人,因为人被情绪完全吞没了。
这种人的情绪主宰一切,他们常常被情绪所掌控,无力逃离。他们反复无常,意识不到自身的情绪,迷失于当中而不自知。因此,他们无力摆脱负面情绪,无法控制自身的情绪,经常感到压抑和情绪失控。
相反,那些与情绪隔离的人呢?在心理学叫“述情障碍”,也是一种病。与情绪隔离的除了像前面的例子中加里那样,几乎所有情绪都没有外,还有一种情况是表现为单一情绪,最常见的是表现为单一的快乐,你会发现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在任何时候都很开心的样子,脸上总是充满笑容,就算是遇到难过的事,他们也不会难过,他们会及时转移注意力,把话题岔开,去找一些看起来开心的事情做或者谈论一些开心的事情。
这样的人并不是真的开心,而是不愿意去面对痛苦,也许他们在童年时生活太艰难了,为了生存,他们学会了用打岔的方式来应对那些让人不舒服的情绪。就像有些人,房间脏了时,他们习惯把垃圾扫到沙发底,这样看起来很干净,其实垃圾全在看不见的地方。
还有一种情绪隔离的模式叫做超理智,他们习惯于用一套合理化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大脑,就像伊索寓言里的那个狐狸一样,吃不到葡萄时,就认为葡萄是酸的,这种合理化的逻辑可以让自己心理好受一点。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去感受情绪,用逻辑把情绪隔离起来,这样看起来一副百毒不侵的样子。
感受到情绪并看见情绪,这叫“自我觉察”;看见情绪后,让情绪为我所用,这叫做“自我控制”。
觉察这个词还是有点抽象,团长比较喜欢用“看见”这个词,看见,就是觉察。比如,沙发上有一把水果刀,如果你没看见它,你坐下来,就会受伤,这叫无明状态;如果你能够看见它,你变会选择拿起来,把它放到安全的位置,这样,水果刀不仅不会伤害到你,还可以为你所用。如果你被刀所伤,并不是刀的错,只是你没看见它而已。情绪就像这把水果刀一样,准确地说,情绪没有正面和负面之分,情绪只是一种能量而已,如果你被某种情绪伤害,并不是情绪的错,只是你没看见它而已,如果你能看见它,任何情绪都能为你所用。
自我觉察就是既做一名当局者,同时,又是一名旁观者。只有这样,才能既体验到生命的乐趣,又能不偏不倚地充当一名目击者,这样,就算是情绪像暴风雨一样来临的时候,你也不至于迷失方向,因为,你还有一个清明的我,在为你选择应对方法。
如何才能提升自我觉察的能力呢?《情商》一书并没有给出方法。团长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个小方法,就是写情绪觉察日记。
大家还记得《头脑特工队》这部电影吗?如果还没看过这部电影的,请大家抽时间看看。电影里把一个孩子的内在情绪拟人化,变成一个个内在的小人,这些小人在开会,在争吵,最后达成共识,然后表现出来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这是一个很棒的比喻,团长借用这个方式发明了一个很好的情绪觉察方法,就是写情绪觉察日记:把你内在的情绪想像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而你是这些情绪人物的主人,每天回顾一下这些情绪人物是如何对话的,这样,你就能对你的情绪保持觉察,成为它们的主人,而不是像过往那样成为它们的奴隶,被它们欺骗和控制。当你能够看见这些情绪的活动,你就是一位觉者,至少在情绪这个领域,你是一位觉者。
自我觉察是情商五种能力的基石,没有了自我觉察的能力,其他一切都是空谈。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一直强调“认识你自己”的原因吧。
自我控制就是“自我觉察”后的理性选择,就像前面说过的那把水果刀,当你能够看见它,你就可以拿起它,把它放到应有的位置,让它在你有需要的时候为你所用。
控制还有以用开车做比喻,你要控制车,你必须了解车的性能以及使用方法,这样你就能做到人车合一。你是车的主人,而不是与车对抗。情绪也是一样,当你能够感知情绪、看见情绪、了解情绪时,你就能成为情绪的主人,这时,情绪就能为你所用。
所以,自我控制的前提是自我觉察,只有在自我觉察的前提下,你才能成为情绪的主人,与它们各谐共处,让它们成为你的资源。就像开车一样,控制车的意思不是与车对抗,而是坐在驾驶位置上,让车成为你的资源,为你所用。
两种应对愤怒的方法:
1、控制和质疑引发愤怒的想法。
增加觉察的方法之一是把想法写下来。但这个方法在“认知失能”,也就是被情绪吞没的情况下没有用。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个体无法继续正常思考。这时需要采用第二个方法。
2、冷静:让自己身处不可能愤怒的环境,等待肾上腺涌动逐渐消失,生理恢复平常。
也就是说,生气时,摆脱对方,或者找到其他分散注意力的事物,使敌对的想法及时刹车。可选择的行动:看电视、电影、阅读、书写、开车、散步、运动、深呼吸、放松肌肉等方法可以改变生理水平。
二、焦虑。
焦虑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当下的担心和恐惧,轻度的焦虑可以产生自我激励的做用,但过度的焦虑会虚耗自身的能量,影响身体健康。
1、自我觉察:就是在焦虑产生时,能够注意到它,然后采取放松的方法。这个就是情商的第一种能力。
2、转念:质疑产生焦虑的想法:我所担心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一直忧心忡忡有用吗?
三、忧郁。
悲伤相当于人生中的一种反省性撤退,让我们暂时停止追求,哀悼损失,认真思考其中的意义,最后进行生理调节,并展开新的计划,让生活继续下去。
但抑郁没有好处,抑郁是一种病,生理层面表现为失眠,冷漠得像行尸走肉。感觉麻木,衰弱,尤其是莫名其妙的虚弱,伴随着躁动不安,然后是失去快感,食物如同嚼蜡。最后是希望消失,绵绵不绝的恐惧令人绝望。
在严重的抑郁状态下,生活陷于瘫痪。
重度抑郁需要药物治疗,面对轻度抑郁,有如下几种方法:
1、认知重建:质疑导致抑郁的核心想法,探究这些想法的合理性,并得出更加积极的替代性想法。
2、有意识地安排愉快的,转移注意力的活动。转移注意力最有效的活动就是对抗性运动。其次是搞笑电影以及鼓舞人心的图书。
3、通过享受或者感观愉悦让自己高兴起来。比如:洗执水澡、吃喜爱的食物、听音乐或者做爱等。
4、取得小小的成就或者简单的成功。比如把家务活做完,或者完成一些有待解决的任务。
5、提升自我形像,比如穿衣打扮或者化妆。
6、帮助有需要的人。对他人申出援手,将会使人摆脱对自我的否定。比如去做志愿者,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7、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宗教、祈祷、灵性修炼等,对抑郁有效。
经过学习我才知道,原来的我之所以会隔离情绪,是因为内在力量不足所致,一个没有力量的人会封闭自己的内心,因为安全感不足,需要在自己的周围砌起厚厚的墙来保护自己,这样的人失去了与人的连接能力,自然不会因为别人的事掉眼泪,就算是自己的悲伤,也被厚厚的的墙封闭在心底,根本就无法感受到情绪。
以团长个人的经验,提高情商最好的方法是疗愈过去的创伤。那些不敢面对自己创伤的人,他们的创伤永远都在,一辈子都在,如果内心的创伤没有得到疗愈,学习再多的技巧也没有太多的作用。
所以,如果你真的希望提升自己的自我觉察、自我控制能力,让自己变成一个高情商的人,走进心理学的世界,通过学习、咨询个案疗愈自己、成长自己,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