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直播带货的收益分配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播与品牌方(商家)之间的分配
纯佣模式
定义:主播按照促成的商品销售金额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作为报酬。例如,主播与品牌方约定纯佣比例为 20%,如果通过直播带货成功销售了价值 10,000 美元的商品,主播将获得 2,000 美元的佣金。
适用情况:这种模式对于品牌方来说,风险相对较低,因为只有在产生销售后才需要支付费用。通常适用于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需求的产品,主播对产品的销售有较大的信心,认为能够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直播技巧获得足够的销售提成。
坑位费 + 佣金模式
定义:品牌方需要先支付给主播一定的坑位费,用于购买主播直播时段的展示机会,然后再根据销售业绩支付佣金。坑位费的金额因主播的知名度、粉丝量、影响力等因素而异。例如,一位头部主播的坑位费可能高达数万美元,同时再加上 10% - 30% 左右的销售佣金。
适用情况:对于热门主播的热门直播时段,品牌方为了确保产品能够得到展示和推广,愿意支付坑位费。这种模式常见于品牌新品发布、大型促销活动等情况,品牌方希望借助主播的流量和影响力快速打开市场或提升销量。
固定费用模式
定义:品牌方和主播商定一个固定的直播服务费用,无论直播带货的销售业绩如何,主播都将获得这笔固定金额。例如,双方约定主播进行一场直播的报酬为 5,000 美元,主播只负责按照合同要求完成直播流程,而销售业绩不影响其收入。
适用情况:一般适用于品牌方对产品的销售预期较为明确,或者主要目的是品牌宣传和产品曝光,而非单纯追求销售数量的情况。对于一些不太容易直接衡量销售转化效果的产品,如高端定制服务、复杂的企业级解决方案等,也可能采用这种模式。
二、品牌方(商家)与平台(TikTok)之间的分配
平台佣金
定义:TikTok 平台会从直播带货的销售金额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作为平台服务费用。具体的佣金比例可能因产品类别、商家合作方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在 2% - 10% 左右。例如,一笔 100 美元的直播带货订单,平台可能会抽取 5 美元作为佣金。
用途:平台通过收取佣金来维持平台的运营和发展,包括服务器维护、技术升级、内容审核、市场推广等诸多方面。同时,这也是平台对直播带货这种商业活动进行管理和支持的一种经济手段。
其他可能的费用
广告费用:如果品牌方为了提高直播的曝光度,在 TikTok 平台上投放了广告,如开屏广告、信息流广告等,这部分广告费用是单独计算的。广告费用的多少取决于广告投放的形式、时长、投放范围等因素。例如,品牌方投放了一次为期一周的信息流广告,可能需要支付数千美元的广告费用。
平台促销活动费用:TikTok 平台有时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如平台补贴、满减活动等。品牌方参与这些活动可能需要按照平台的规定分担一部分费用,或者根据活动规则调整商品价格和利润分配。
三、MCN 机构(如有)与其他各方的分配
MCN 机构与主播的分配
分成模式:如果主播隶属于 MCN 机构,那么机构会从主播的直播带货收益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分成。这个比例根据机构与主播之间的合同约定而定,一般在 10% - 50% 左右。例如,主播获得了 10,000 美元的直播带货收入,按照与 MCN 机构 30% 的分成协议,机构将获得 3,000 美元,主播实际到手 7,000 美元。
服务费用模式:MCN 机构也可能向主播收取一定的管理服务费用,包括提供培训、内容策划、商务对接等服务的费用。这种费用可能是固定金额,也可能是根据主播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
MCN 机构与品牌方(商家)的关系
中介服务费用:MCN 机构在品牌方和主播之间起到桥梁作用,有时会从品牌方获取一定的中介服务费用。例如,帮助品牌方筛选合适的主播、策划直播活动等,品牌方可能会支付给 MCN 机构一笔服务费用,这部分费用的金额和支付方式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