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①需求全部投射在那个爱我们,让我们觉得特殊的人身上,觉得有了他,这些需求都会得到满足。
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所作所为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让某些需求得到满足。
③我们追求或者吸引别人来做我们的伴侣,是因为我们需要人陪伴,照顾,了解,支持,接受,赞赏,抚摸和相拥而眠。
4,要求别人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正是我们孩提时代所做的事:我们希望爸爸或者妈妈来满足我们的所有需求。
⑤,我们所需要的快乐,安全感,自尊或者其他的许多事物,都要经由别人来实现的话,这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2,亲密关系中,想要改变伴侣的企图和对伴侣的期待,会让亲密关系走上地狱之路。
①,当我们开始需要伴侣时,我们会在内心描绘一个梦中情人,而且深印在我们的梦想之中。
②,这个梦中情人的形象,在孩童时代就已经开始刻画了,随着未被满足需求的不断增加,梦中情人的蓝图自然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③,我们会按照心中的梦中情人寻找伴侣,以完成我们内心未被满足的需求。
4,然而梦想与现实相距遥远,绝大多数人都会做的选择,那就是选定一个最符合条件的候选人,然后进行改造计划,让他变得和我们的梦中情人一样。
⑤,这种修饰或者彻底改造伴侣的企图,很快就会让我们走上通往地狱之路。
3,期望是愤恨的前身
①,亲密关系中如果我们感到失望,愤恨,一定是因为我们对伴侣有所期望。
②,期望的目的是让需求得到满足,会有两件事发生:第一,我们感到内心缺乏爱(如果我们需要某样东西,一定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第二,如果没有某个人(例如我们的父母),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就觉得这个世界没有满足的爱。
③,如果觉得不被爱,必定会让我们产生一些缺乏爱的信念。如此以来不管伴侣提出多少证据来证明我们值得被爱,都是不够的。
4,愤怒是悲苦,不满足和失去信任感的组合,需求不被满足时的反应都是一样的,他们会觉得悲苦受到不平等对待,并决定再也不相信那个应该爱他们照顾他们的人。
4,局限性信念会通过亲密关系这个机会来修复。
①,一段亲密关系中伴侣之间越亲密,分享就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发现平时不易察觉的局限性信念。
②,当局限性信念来时,往往我们不直接面对自己,而是通过争吵,生气,冷漠,恶言相加的方式来面对,这样只会让我们过得更惨。
③,亲密关系中,让我们斗争更痛苦的原因是,争执的两方往往是真的关心对方。只不过痛苦实在太强烈了,让我们感受不到内心的渴望,对方分享的爱。
4,让过去的经历决定我们怎样看自己,又是一个多大的错误。
5,亲密关系中,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经验。
①,带着觉知去发现,每次妥善的解决问题之后,我们都能学到一些重要的东西,生活也变得更丰富了。
②,如果我们没有得到一份礼物和宝贵的经验,往往是因为这个问题让我们失去的事物,是我们不肯放弃的。
③,如果问题会让我们失去些什么,而我们却不愿意放弃,那我们就会与问题对抗,而与问题对抗,就会耽误我们得到礼物的时间。
4,遇到问题时,我们总是习惯于用忧虑,紧张,恐惧,慌张或是完全的恐怖来面对。恐惧的反应带来的则是挣扎,疑惑,拖延以及抗拒问题。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耽误许多时间才能解决问题。
⑤,如果心中能将精神集中在即将得到的礼物上,就能产生希望和信任,它们会安抚我们的恐惧,让我们用有效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6,我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投射。
①,亲密关系中的冲突,其实都代表自己内心的冲突。
②,事情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当你感到快乐时,你就会用快乐的心去诠释所遇到的事。反之亦然。
③,在亲密关系中,事实上真正的敌人是我们的怀疑,无价值感,骄傲,孤独感,嫉妒,寂寞,以及对自己的憎恨,就是这些心魔在威胁着我们的快乐。
7,亲密关系中我们要采取百分之百的负责的态度。
①,亲密关系是不能一人一半的。
②,如果亲密关系一人一半,这表示你只需要付出50%的努力。
③,这就是说,你只有一半的时间在为亲密关系努力及付出,这样是不够的。
4,如果你相信对亲密关系你只需要负责一半的责任,那么即使你能付出百分之百,实际付出的却也只有50%。
⑤,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世界的投射,我们将会发现伴侣也只付出50%,这样一来,两人都会坚持自己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那一份,却指责对方不肯尽全力。
⑥,对自己百分之百的负责,不但能让你的亲密关系起死回生,还能让一部分的你认为早已经死去或者从未存在过的那部分也活过来。